蛻變中的黃埔新村 文/洪金鳳 |2018.03.25 語音朗讀 27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是日治時期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於1928年在高雄鳳山興建日軍軍官居住的宿舍。圖/洪金鳳 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是日治時期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於1928年在高雄鳳山興建日軍軍官居住的宿舍。圖/洪金鳳 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是日治時期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於1928年在高雄鳳山興建日軍軍官居住的宿舍。圖/洪金鳳 文/洪金鳳 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是日治時期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於1928年在高雄鳳山興建日軍軍官居住的宿舍。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接收此地。1947年孫立人將軍即在鳳山設立第四軍官訓練班,提供給部隊眷屬入住,形成台灣第一個眷村。周邊鄰近陸軍官校、陸軍步兵學校與中正預校,是高雄作為軍事重鎮的具體象徵,並因牽連孫立人事件而具有時代意義與歷史意涵。 黃埔新村規模宏大,空間紋理保存完整,建築型態與風貌具多樣性,區內植栽生態豐富,為台灣少數完整留存的日治時期軍事宿舍群。 2013年6月21日,高雄市文化局召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審議會,決議將鳳山黃埔新村部分登錄為文化景觀,成為法定文化資產。9月23日,擴增為全區保留,全高市眷村的保留面積達到101公頃,保存規模為全國最大。 文化局表示,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眷村相關的文化資產,產權仍屬軍方,目前文化局透過「以住代護.人才基地」補助試辦計畫,積極推動保存活化,並繼續與軍方協調透過眷村文化保存計畫,以「容積調派」辦理產權移轉,讓市政府取得文化資產活化的主動性,並期待文化部能正視眷村保存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的資源以保存重要的全國性文化資產。 自從得知有這個所謂「以住代護」的眷村後,住左營的我和家人,就經常驅車前往探訪,一方面,這裡曾有一位好友居住過,房子不親人親,另一方面想了解什麼叫做「以住代護」,也想看看這些新住戶從哪裡來及其居住心得。 有一回,我拜訪兩位年輕女孩,她們就是眷村的新住戶,也就是所謂的以住代護的居民,她們提出完整養護計畫,獲得入住資格,並把房子修護得宜,靠自己的力量自給自足、養雞種菜、辦理許多文藝活動。她們年紀雖輕,但有自己的想法與對人生獨特的價值觀,她們的獨立自主、安居樂活的態度實在令人讚賞。 往後只要時間許可,我還是會經常到離家不遠的黃埔新村走走看看,看到這個眷村愈來愈活化,以慢活的速度慢慢走向蛻變與新生。 前一篇文章 色彩繽紛的市集 下一篇文章 老屋新妝 典雅重生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親身體驗德瑞之美【分享時刻】 藍藍的寧靜海【綠意行腳】湖光山色美濃行【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海闊天空】花貓桶嶼小旅行 【分享時刻】 硓𥑮石屋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