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採促進民間參與,一○五年十一月開始招標,至今兩度流標,地方人擔心園區成空談,坐失重建重大觀光景點的機會。圖/東勢林管處提供
【本報台中訊】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採促進民間參與,一○五年十一月開始招標,至今兩度流標,地方人擔心園區成空談,坐失重建重大觀光景點的機會。東勢林管處表示,下月進行第三次招標,立委要求若再流標,農委會應自行編列經費別再拖了。山城能否靠林業文化園區翻轉,是當地熱門話題。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前身為「大雪山林業公司」,是一九六○年代東亞地區最大製材廠,為全台首先導入美式一貫作業的廠區,創制台灣林產工業的示範場,也帶動台中山城地區的繁榮。另園區保有珍貴的林產工業史蹟,如大製材廠、燃料倉、鍋爐間、切片倉等,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彌足珍貴。
不過農委會、林務局進行民間投資改建與營運(BOT+ROT)案,一再流標,因園區量頗大,投資金額七億元,沒有相當財力也不敢驟然投入。
根據林務局資料,一○五年十一月第一次招標開始,因廠商不足三家而流標,一○六年第二次招標,原本評定台中的地產開發公司為最優申請人,但有整合行銷公司指未同意而被列入營運團隊,導致議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