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商場,衣服和家居飾品都因亮閃閃的彩線點綴其中,顯得亮麗華貴、典雅雍容,編織這些美麗絲線的是煙台台商協會主席林功松。
林功松在台灣主修化工,曾經經營阿里山茶,因為一個老朋友是煙台人,所以就各處走走看看,「離開飯店時,幾位領導竟然在外面等著我,外面飄著大雪,氣溫應在零下七度八的左右。他們竟然能夠這麼熱心在這麼寒冷的天氣來送我,讓我內心感到非常溫暖。」
他開始認真考慮在煙台投資金銀絲,它是利用機器把各種顏色的PVC薄膜纏繞在紗線上,可以用在衣服、窗簾、家居飾品等許多產品上,幾經考察,林功松投資一百萬美元的煙台世華金銀絲廠成立了,距離工廠不遠的地方,林功松還另外投資一百萬美元建成了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
「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籮筐裡,萬一一個不好,我想其他那一個應該是可以彌補這個損益。」一九九三年,世華金銀絲廠集中力量生產黑線,第一個定單就做了十噸的黑色的紗線。
然而,市場卻並沒有熱情的回報,八十多個員工,怎麼發工資
?他想到了不遠處的高爾夫練習場,也許可以從那裡籌集一些資金,但高爾夫球練習場生意也同樣慘澹,每個月球場還要倒貼進去兩萬元人民幣。
就在林功松為金銀絲廠四處奔波時,妻子在台灣遭遇車禍離去,讓林功松幾乎要崩潰了。所幸,他未放棄當年的誓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半年之後,事情出現了轉機。一個在湖州生產毛衣的老鄉向他伸出了援手,不僅訂下了那批黑色紗線,而且還說服老闆,將公司的其他訂單也交給林功松來做。
「要想度過難關,只有堅持住,不退縮,機會終究會光顧的。」果然,一天,一陣清脆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一個在香港專做牛仔褲的廠家,為了標新立異,強調牛仔褲的立體感,想在褲子上繡上一些比較特殊的圖案,要求金銀絲必須超細超軟,直徑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三分之一。儘管技術要求如此苛刻,但高達九十噸的訂貨量,對林功松來說誘惑力太大了。
由於產品質量好,編織在服裝中不褪色,世華金銀絲的名字漸漸被許多同行所熟知,生意越來越紅火,從早期只有四條生產線,一個月最多能夠生產十二噸,到後來生產線增加到二十八條,每月產量達到二十噸。
如今事業已穩定,林功松被稱為煙台「金絲大王」,他未忘情打高爾夫的喜好,要把球場規模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