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暑假快到了,大陸各地課輔班開課,這種現代私塾,不受教育部管制,學費收取高低,都是看著辦。大陸廣西一名教師為發揚尊師重道精神,仿效孔子授課不收學費,只收一斤食物或十斤大米當作「束脩」。
在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擔任講師的董迎春說,「常跑讀書班」是他義務為愛好國學與文學創作的大學生在寒暑假開闢的輔導課,幫助學生從事文學創作訓練,已開講了兩年,本來還收一點「補習費」來當外快,但今年暑假開始「以物代費」,試試看行不行得通。
「我又不愁錢花,不收學費,可以重溫一種善良的舊社會風氣,隔開功利氣息。」董迎春說。
談起收大米當學費的起源,董迎春說,這個千年老規矩表達一種尊師重道,「自己今天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有一種對知識、對有知識人的尊敬,尤其在現今社會普遍缺乏師道精神的情況下。」
董迎春查了資料資料,束脩源自「論語‧述而」篇中孔子的一句話:「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凡是送我十斤大米的,我沒有不教他的)」,這是中國數千年來尊師重道的範本。
他還去菜市場瞭解,根據廣西當地物價,十斤大米總值不超過人民幣二十元,而讀書班一期上課時間約一個月。
董迎春貼出招生啟事後,引起不少學生質疑,「有的人認為我很搞笑,有的人說,我根本是在炒作。」但他不會理會那些有的、沒的流言。
董迎春表示,目前已接到十幾名學生的申請,報名人數仍在增加中,「相信到七月份學校放假收,報名的學生一定會更多。」他說,為了配合讀書班,先後花了一萬元購買書籍,而為資助學生出詩集,另外支出一萬多元,但他一年薪水不過三萬多人民幣。
讀書班每期都要另外延請一些知名的文學界人士演講,有些老師跟他一樣有熱忱,是義務的,有些老師則需支付兩百元車馬費。
「人各有志嘛!」董迎春強調,「開學時,學生們要是拿來了食物或大米,我一定會收下,並且會與學生們一起快快樂樂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