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經過三天休市後,昨天凌晨恢復正常交易,由於蔬菜到貨量倍增,現場拍賣工作如火如荼進行,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年後密集休市,引發菜價崩盤風波,經過元宵節後再休市三天,昨天開市交易,總交易蔬菜量為二千三百七十公噸,比休市前一天二千一百九十七公噸增加一百四十三公噸,增幅百分之六點五。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十九點九元,較休市前十八點四元上漲一點五元,漲幅百分之八點二,達到台北農產公司的預期狀況。
台北農產公司總經理吳音寧強調,二月二十七日連續休市被外界指責因連休三天造成價崩,但休市絕對不是造成跌價的唯一原因。就同樣春節後五個交易日來說,今年的成交量是十年來最高量,但成交價格是十年來的第三高,也就是說進貨量高但仍維持價格平穩,並沒有外界指責價格崩盤情形。
「市場拍賣結果與事先的掌握一致。」北市市場處長許玄謀提醒吳音寧,未來數日因大陸強烈冷氣團影響氣溫將驟降,民眾需求也會提高,特別是高麗菜等短期葉菜類,無論是生產班的聯絡或拍賣秩序,都不能掉以輕心。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未來數天需求雖會增加,但農民在這段期間配合真空預冷,將短期葉菜類冷藏,預備後續一周內逐漸釋出,農委會有把握蔬果供應無虞,價格也會十分平穩。蘇茂祥表示,農民冷藏量約為整體供應量的一至二成,以昨日短期葉菜類供應五百噸來看,一周內還有五十至一百噸的短期葉菜將陸續釋出。
昨天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交易熱絡,來自雲林的高麗菜農表示,因為休市三天,開市後買氣不錯,高麗菜批發上價十元,中價也有七元,和休市前差不多。批菜的傳統市場攤商表示,休市前雖然有先多批貨,不過當天採買的還是比較新鮮,賣相也好,價格沒有太多波動,消費者買到的零售價還是維持平穩。
「影響菜價的主要關鍵在於供需,休市並非主因,價格也不能只看單一天來下結論。」台北市蔬菜公會理事長林仁貴表示,年後因氣候轉好,是蔬菜的豐收期,需求量固定的情況,供給量大價格自然下降,他認為短期內菜價仍會維持低點。他說,最近葉菜類以高麗菜產量最大,但價格是維持現在還是持續往下探,要視政府調節的效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