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藍色公路很blue(憂鬱)?海上觀光季又將展開,政府曾大力推展藍色公路,現階段只開發港與港間的海上遊憩觀光航線,業者感嘆台灣雖是島嶼,但海上觀光猶如穿小鞋,藍色公路像田間小路,發展龜速。
宜蘭縣藍色公路以賞鯨與登龜山島為主,僅麗娜輪是往返花蓮與宜蘭之間。宜蘭娛樂漁船業者指出,藍色公路並沒有想像中美好,如果是跨縣市航行容易暈,加上路程長、風險大,發展不利。
賞鯨船業者也是苦撐,林姓業者表示,三、四月沒賺,五月小賺,六月到九月有些利頭,但遇上颱風,隨時要停航,其他月份只能休息,一艘船投資動輒上千萬元,維護成本與人事成本高,但一年只能賺幾個月。
宜蘭縣副議長林棋山也經營娛樂漁船,他曾購置一艘大船往返花蓮、宜蘭,甚至還到基隆市碧砂和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不過長程旅遊讓人不舒服,影響搭船意願。
他指出,推展東部藍色公路計畫多年,除受限於東北季風阻礙航行外,民眾對海洋遊憩的接受度不高,近年來隨著綠島、蘭嶼、澎湖等離島旅遊風氣盛,海洋遊憩事業才興起,他建議東部藍色公路推短程精緻旅遊。
「趨勢不同了,現在旅遊講究舒適性!」林棋山指出,小船可從蘇澳港、東澳漁港到南澳漁港欣賞東海岸,短距離、舒適外,搭配多點接駁,遊客可隨選隨遊,目前有不少業者有意購置船速快、船體小的娛樂船,好停又方便。
此外,也有獨木舟業者就看好頭城外澳到龜山島間的海域,想要發展獨木舟或立式划舟,從外澳划到島邊,可以上眼鏡洞或龜頭潭,或在海底溫泉區游泳,發展出藍色公路新觀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