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 相約台灣──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 傣族火草衣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2018.02.12 語音朗讀 24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展演緣起】 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透過靜態展示、現場製作、互動體驗等方式,主要展示雲南各個少數民族不同質地、不同製作工藝的服裝,更搭配服飾製作工藝,包含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工藝手法加工的手工藝品,展現雲南各民族傳統的精湛工藝技法和古樸的藝術風格。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展演緣起】 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透過靜態展示、現場製作、互動體驗等方式,主要展示雲南各個少數民族不同質地、不同製作工藝的服裝,更搭配服飾製作工藝,包含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工藝手法加工的手工藝品,展現雲南各民族傳統的精湛工藝技法【展演緣起】 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透過靜態展示、現場製作、互動體驗等方式,主要展示雲南各個少數民族不同質地、不同製作工藝的服裝,更搭配服飾製作工藝,包含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工藝手法加工的手工藝品,展現雲南各民族傳統的精湛工藝技法 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展演緣起】 為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透過靜態展示、現場製作、互動體驗等方式,主要展示雲南各個少數民族不同質地、不同製作工藝的服裝,更搭配服飾製作工藝,包含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工藝手法加工的手工藝品,展現雲南各民族傳統的精湛工藝技法和古樸的藝術風格。 【展品介紹】 傣族火草衣: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傣族婦女傳統服裝,1970年製作,用火草與麻混紡成線,手工織成布,故稱火草布;計有頭帕、衣、胸兜、裙、腰帶、頭帶、鞋一雙。 德昂族耳鐺:用銀和毛線製作而成,鐺呈磨菇造型,中空,一頭傘狀封口,傘面上鏤有花紋,每支鐺各繫一朵大紅毛線團絨球裝飾。 此為德昂族用來裝飾耳上的飾品,德昂語稱「少」,使用時每只耳垂各穿一支鐺,除裝飾外,鐺柱孔時常也可藏紙幣、針線等細小物件,男女皆戴,1950年製作。 展期:即日起~3/18 展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 前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 食芥末墩迎新春 下一篇文章 小沙彌 書畫鋪 山居寄懷 熱門新聞 01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2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3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2025.10.2304建築師揮灑狂想 太空鴨降落南韓2025.10.2305【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2025.10.2306越南中央佛教執委會 參訪光明大學2025.10.2307柬埔寨德崇國際機場 安奉金色大佛2025.10.2308【相守一輩子】隨時調整心態 守護婚姻2025.10.2309風電機庇蔭 聰明羊群躲陰影涼快2025.10.2310認識日本單位2025.10.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眼界【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寰宇采風】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寬鼎畫語】 佇立在歲月的森林【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進大西南】 怒山裡的傈僳族 (上) 作者其他文章【清風雅韵──揚州博物館藏清代扇面展】松下觀泉.四相簪花【八十臺陽.再創高峰特展】花宴【夢開始的地方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繪本作品展】大禹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