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州人
在頂港的萬華找回過去在下港的記憶,在鹹甜之中,重溫那年中秋的美好。
那年中秋,距今已超過十年,在台南的老餅舖裡,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在平常中的不尋常──巧克力蛋黃酥。蛋黃酥是常見的點心,餡料通常以豆沙、棗泥與鹹蛋黃搭配,外皮酥香、內餡綿密是其特色,然而這間老餅鋪的師傅特別以巧克力餡料來製作,巧克力的口感如豆沙一般沙甜,又帶有可可的香氣,並且在烤製的過程中,甜膩的巧克力吸附了鹹蛋黃的鹽味,成就了一種甜而不膩的新口感。下嚥的同時,感動也深深的印在腦海,只可惜這樣的感動只有那一年中秋,之後我就再也找不到了。
直到去年秋末冬初,在頂港的萬華,再度回味。
那時我與內人搭乘624路公車,在萬華的康定路站下車,準備逛逛剝皮寮以及新富市場,在騎樓上我們先看見了擺放在店門口的麻糬,麻糬恰好是我們喜歡的小點,便擱下既定的行程,先逛逛這家老鋪。
老舖名字是「太和餅舖」,店裡除了麻糬還有許多的傳統糕餅、西點麵包以及蛋黃酥,而太和的蛋黃酥除了棗泥、豆沙,還有許多特殊的口味,這引起我的興趣,同時也想起那年中秋前夕的巧克力蛋黃酥,於是我開了口詢問,最後得到老闆娘的首肯,願意製作這分縈繞在心頭的滋味。
等待的時候,心情是忐忑的,因為我只描述我曾經有過的味覺印象,當接到電話通知提貨時,我的心情卻是雀躍的,我想是因為過去的滋味將要重現。
打開包裝,看見「巧克力蛋黃酥」的外皮,有著金黃色澤,迫不及待地咬下時,那懷念重新從腦海湧了上來,是更勝往昔的……咀嚼時是千般滋味在心頭的鹹甜,而這分鹹甜還包含著老舖親切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