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10日禪 印度沙彌嘗法味

文/乘菩(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沙彌) |2018.02.02
1312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的乘菩沙彌,端正執筆專心寫書法。 圖/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提供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的沙彌戶外禪修。

文/乘菩(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沙彌)

我到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已經有七個月了,每天都有滿滿的課程要去上,雖然功課多到像喜馬拉雅山一樣高,但我還是會盡量把它完成。

每個學期的課程都不太一樣,上個學期我選修了十二個科目,而這個學期我們被規定要去森林禪修。其實,學校每周都有安排禪修課,但一年一度會安排森林十日禪,所有佛學系的學生都要參加。在朱大,巴利文和禪修不但是必修課,而且要考試及格,學校才會發給畢業證書。

十日禪的地點,距離學校要坐三個小時的巴士,那是一片四面都是竹子的森林。我們抵達時,已經是黃昏了。按照組別分配地區後,我們必須在規定區域內,自己搭帳篷,這將是我們未來十天中,睡覺的地方了。

南傳的法師不用晚餐,所以主辦單位是不提供晚餐的,我們幾個北傳大乘的同學聚在一塊,把帶來的食物拿出來分享。用過這些簡單的食物以後,我們就各自回帳篷去休息了。

隔天,我們四點就得起床。帳篷外一片漆黑,幸好有一些臨時搭建的路燈照明,而更嚴峻的考驗,就是淨房數量嚴重不夠我們兩百五十人使用,且離禪修區很遠。

四點半至五點半是早課,接下來禪修至六點半,之後,長老法師向護持十日禪的信徒講開示。七點的早餐是採自助餐式,早齋完畢,大眾念回向偈給布施供養的信眾後,排班回各自的帳篷休息。

八點至十點半又是禪修。這兩個半小時,我過得很煎熬!因為我有太多的煩惱:一下想到我的功課、一下覺得悶熱、一下覺得休息時間不夠、覺得不能適應……,心很散亂。午餐後,午休一個小時,一點半又開始禪修。我一坐下來,又是一堆煩惱,不斷撲面而來…。

轉煩惱為菩提 時間飛逝

突然間,我想起在沙彌學園上《開山大師語錄》時,師公星雲大師的兩句話:「能降服貪瞋煩惱的人,才能得到法喜安樂;能體證無我空慧的人,才能達到涅槃解脫」及「轉煩惱為菩提」。這兩句法語鼓勵了我、加持了我,慢慢的消除煩惱心。我開始調整心態後,很奇妙的,下午三個小時的禪修,很輕鬆就過去了。

洗澡後,我們簡單的用藥石,食物是中午去托鉢乞食後,特別留下來的一些水果等。六點至九點半最後一支香結束,回到帳篷後,躺下不到三秒馬上睡著,第一天就這樣過去。

隔天起床,外面依然是一片漆黑,但經過自我調整後,覺得很有希望,加上氣溫下降一些,沒那麼悶熱,感覺較能進入狀況,開始嘗到禪修法喜的一點味道了。就這樣,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一點一點的進步。

到了第五天,我們從原本在禪堂集體禪修,改為依組別跟隨一位老師到戶外禪修。除了有長老為我們開示,也有兩人一組的「小參」時間,老師解答疑問,更透過提問,來了解各人的禪修情況和進展。這樣又過了三天,沉浸在佛法的喜悅大海中,清淨身口意三業,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最後兩天,我們要面對新的體驗──下雨,我告訴自己不要為此而煩惱。世間氣候變化是正常的,雖然無法改變氣候,但可以選擇改變心境,做個師公說的「樂觀人」,把這場雨當成是佛菩薩給我的灑淨、加持。

最後一個晚上,雨勢從毛毛細雨變成傾盆大雨,不久就灌進了帳篷,我的棉被和衣服全都淋溼,整個晚上就這樣上面下雨下面泡水的度過,這場雨直下到我們結營回到學校還在下。

感恩發願 帶動人間佛教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十日禪,感覺好像回到兩千六百年前,跟佛陀及僧眾在竹林精舍修道一樣,很親切、很嚮往。這場修持增加了我的菩提道心和修道信念。我從中學會了「修三學」、「觀六根」和「控制三業」,更學到了禪修的第二種方法(過去在沙彌學園學的是「安那般那」,現在學的是「毘婆舍那」)。但我還是覺得我們佛光山的方法是最好的,因為師公提倡的是人間佛教,修行是在生活中,不過度的苦行也不過分放縱自己,中道生活,這樣比較適合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

我很有福報能在佛光山出家、能學習無量法門,希望將來我能帶動人間佛教,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感謝師公,感謝佛光山,給了我一個很好學習的空間。

編按:

乘菩,20歲,來自印度北方邦,2010年就讀印度沙彌學園。2012年受沙彌戒。會印地語、中文、英文,喜歡足球、板球,專長典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