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機領飛 野雁遷徙不迷航

 |2018.02.01
13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氣象學家穆萊克(Christian Moullec)在一九九五年帶領一群受困野雁從瑞典遷徙至德國,此後,他開著輕航機,帶領一群又一群的野雁飛往正確的路線,收集沒父沒母的鳥蛋;幼鳥出生後,教牠們如何避開獵人的攻擊,拯救瀕臨絕種的野雁。穆萊克最近接受《國家地理》雜誌專訪,影片在臉書上發布後,短短幾周就突破一千三百萬人次瀏覽,讓更多人知道現代版「鳥人」故事。

五十八歲的穆萊克等到雁子逐漸長大後,會開著輕航機帶著牠們展翅飛行,甚至還會整齊排列出人字型。為了籌備下一趟遷徙的費用,近幾年他開放民眾和鳥共飛的體驗,透過愛心募款,讓遊客以不同的方式鳥瞰法國,除了可以感受鳥類在天空飛翔的感受,也幫助候鳥繼續安全繁衍下去。

穆萊克表示:「飛行激發我對大自然的尊重,我也希望把這份感動分享給更多人。」他說,乘客來自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的朋友,也曾有身障人士特別前來參與飛行,「他告訴我,這是他畢生的夢想」,穆萊克認為,旅程最美的部分是可以和天使們飛翔在天堂。

多年來,穆萊克從黑髮變為白髮,對候鳥的熱愛依舊不減,並跟著生物學家研究不同的鳥類,依照習性去照顧牠們,還為牠們指引安全的遷徙路線。「每次我跟鳥兒們一起飛翔時,都會特別感動、熱淚盈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飛行,是曾帶著懷有五個月身孕的妻子,與三十三隻白額雁共飛五周,兒子出生後也教會他如何與鳥兒相處。

飛行過程中,他也會拍下美麗山谷的空拍照,「因為農業使用了大量化學藥劑,讓這些美好畫面愈來愈少,我希望藉此證明化學對候鳥們的影響」。過去三十年,已經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野鳥因為人類的緣故從歐洲消失,穆萊克希望透過這樣美麗的構圖方式重新喚起外界對生態的重視,透過飛行訴說一段故事。

他引用文學家雨果(Victor Hugo)的話:「美麗比實用更有用。」希望大家看到這些美麗的影像時,也能去幫助遷徙的鳥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