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梔綜合外電報導】近十萬名印度部落居民及種姓制度最低階層的「賤民」,二十七日在孟買市馬哈拉克斯米跑馬場參加皈依佛教大典,盼望經由這項大典,能擺脫種姓制度僵固的印度教,由社會最底層翻身,重拾作人的尊嚴與平等權利。
這次皈依三寶大典由致力提倡賤民權益的印度國會議員、印度共和黨主席阿塔瓦勒籌辦,為期兩天的大典還舉行「佛教與世界和平大會」。
去年十月以來,印度全國從北部的德里,到南部的海德拉巴,舉行多次大規模的改變信仰儀式,超過十萬名賤民放棄印度教,改信佛教。
為紀念印度賤民權利領袖安貝卡博士皈依佛教五十周,去年十月中旬印度中部最大城市那格浦爾,約有十萬賤民集會,舉行大型改變信仰儀式,以擺脫種姓制度帶給他們的諸多不公。
印度十一億人口,有八成信奉印度教。改信其他宗教是爭議極大的事件,尤其是改信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改信佛教並不會引起強烈的負面反應,因為印度教領袖也相信,佛教是印度教的分支與延伸。
印度教把人民按職業分為四等,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武士、王公貴族)、吠舍(商人)與首陀羅(農民)。四等之外即為賤民,又稱「不可碰觸者」;賤民被視為不潔,飽受歧視。
印度教種姓制度世代沿襲,各階級禁止通婚。獨立後廢除種姓制度,憲法明文不准階級歧視,但積習至深,種姓制度仍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對印度賤民而言,改變信仰是他們逃避印度社會長期存在的種姓歧視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