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的心靈講談 ──「談宗教對話」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2018.01.14 語音朗讀 19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如常法師 圖/人間社陳嘉隆居士 圖/人間社謝金汎先生 圖/人間社楊豫台先生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你曾跟神對話、跟孔子對話,或是與諸佛菩薩對話過嗎?」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一月七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講座主題「跨宗教的心靈講談─『談宗教對話』」。主持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和與談人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祕書長陳嘉隆、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所長謝金汎、真福山社福文教中心主任楊豫台等人進行宗教對話,從稱呼到教主、從教主到教義、從教義到融和,彼此激盪出生命的火花,並透過佛光祈願文與天主教祈禱文,讓在場數百位聽眾感動無限。 如常法師表示,世界上宗教非常的多,比較宗教學將「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合稱世界三大宗教,另外還有猶太教、印度教與民間信仰等。有人見到出家人,不知要如何稱呼,有一回,他到大陸,信徒稱他「師父」,旁邊的廚師直問「有什麼事?」在大陸司機、廚師等都稱呼「師傅」,稱呼其實很重要。如神父、牧師、道士該如何區分,此次宗教對話,即是探討從稱呼到教主、從教主到教義、從教義到融和。 陳嘉隆談起,三十多年前碰到人生困難,讓他從民間信仰轉為佛教徒。在佛光會服務二十六年卸下重任後,心想「一門深入」,但因緣際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成立「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我又參與其中。大師是位心胸開闊的宗教家,前年有七百多間宮廟,二千多尊的神明一起在佛陀紀念館聯誼,創下世界金氏紀錄。 陳嘉隆表示,去年世界各大宗教齊聚佛陀紀念館,包括法國猶太教、英國伊斯蘭教、巴西最大天主教聖母院黑聖母,還有香港黃大仙、馬來西亞、菲律賓聖嬰、聖母、聖父,以及台灣的宮廟媽祖、千歲、王爺都來交流。大師打開宗教的門戶,更透過科技網路直播,讓全世界看到各大宗教的融和交流。 有關「儒家與道教的信仰特色,與現代人的民間信仰生活」,謝金汎提及,道教比較接近民間的信仰,儒家尊崇聖賢,彼此稱呼「前賢、後學」;佛教則自稱「末學」;道教稱呼「道士」、「道長」。 謝金汎還指出,東方宗教強調「內修」,西方則強調「外學」。從《周禮》可了解儒家重視儀式──「祭天地、祭四季、祭祖先、祭聖賢」,主要的信仰對象「天、地、君、親、師」是講倫理道德。道教的信仰對象有三清道祖、帝王與母娘、星宿與自然神、仙真與功國神祇。道教的儀式有「平安符、點斗燈」。儒家與道教的特色是「多神的信仰」,強調違背倫理會被天譴或神明懲罰。 楊豫台敘述猶太教、天主教與基督教和東正教的歷史淵源,從「因為神就是愛,愛最大的極致就是信仰」說起。三千多年前以色列、巴基斯坦的猶太人發展猶太教,其詩歌文獻即是〈舊約〉。而耶穌的理論「以父愛,愛一些弱者」,如天主教的教宗常講「愛最小的弟兄,即是愛我。」 楊豫台表示,天主教在全世界有十二億信徒,七十幾萬神父;從六千位主教選出一百二十位樞機主教,再從一百二十位樞機主教選出一位教宗。基督教教派龐雜,當耶穌被門徒陷害時,說:「父啊!原諒他們吧!」後人把耶穌所說的話編成《新約聖經》,後來又把猶太教《舊約》與《新約聖經》結合為《聖經》。 天主教強調「信、望、愛」,充滿積極面與正能量,天主教祈禱文「主耶穌!求您請可憐我!」正如淨土宗念「阿彌陀佛」,藉由修持淨化心念。 如常法師提及,人類的生存必須靠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物質生活可以把肉體養好,但精神生活讓人更加的充實。佛教徒每天的修持,三皈依、發四弘誓願、睡前懺悔文與普賢警眾偈,都是佛教徒重要的功課。 前一篇文章 《迷悟之間》 快樂之道 下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禪樂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彰化.北斗 河港風華寶斗心 三員趣聞螺陽情彰化.芬園 挑水古道飄桐香 三巖二寺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