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智庫分析二○一八東南亞值得關注事件,尤其是人權與民主倒退、民粹主義高漲之際,明年將是騷動混亂的一年。明年東南亞不少國家都有重要選舉,而美國對中國及北韓的強硬立場,也將牽動東南亞區域穩定與否。
中央社報導,美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東南亞資深研究員科蘭茲克,在「解析亞洲」部落格撰文指出,緬甸洛興雅危機仍將持續下去;新加坡是下屆東協領袖會議東道主,多邊貿易協定能否成功仍有變數等。
首先是五年一度的馬來西亞大選,依法要在二○一八年八月底前舉行,但因大馬政局轉變可能提前舉行。科蘭茲克認為,馬來西亞總理納吉雖飽受醜聞困擾,但已建立強而有力執政聯盟,應可贏得大選,續任總理。
泰國經過逾四年軍事統治後,可能在二○一八年十一月舉行全國性選舉。泰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剛宣布允許政黨準備即將登場的選舉。泰國軍方在去除前總理盈拉家族勢力後,信心十足,才決定在延期多年後再舉行大選。
另外柬埔寨明年七月舉行大選。強人總理韓先剛實施一九九○年代以來最大政治鎮壓,包括逮捕反對黨領袖等。科蘭茲克質疑,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CPP)及韓先假若在不公平選舉中獲勝,如何走下一步?如何面對造反、起義?
印尼二○一九年總統大選,有意角逐的各方勢必從二○一八年就開始積極造勢。前雅加達華裔省長鍾萬學因褻瀆宗教被判入監服刑,將牽動總統大選態勢。目前民調看來,佐科威連任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