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管理寵物,農委會把飼主寵物登記資料與內政部戶政系統連結。圖/農委會畜牧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毛小孩真正在戶籍上與飼主成為一家人!為了能讓寵物更有效的管理,農委會把飼主的寵物登記資料與內政部戶政系統連結,完成寵物歸戶工作。
未來,寵物將「跟著飼主的戶籍走」,現階段已經比對一百一十萬筆寵物登記資料,藉由google map公開在網路上,可加強各縣市犬貓源頭管理,一般民眾也可以在網路上地圖點閱各地區飼養戶(隻)數及分布,寵物統計也會更加精準。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江文全表示,這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的概念。過去,飼主為家中寵物進行寵物登記後,寵物可能死亡或遺失,即使家中已經沒有這隻狗了、甚至養了別的狗,但飼主都鮮少做「除戶」動作,也因此寵物登記的資料缺口愈來愈大,即使資料累計了一百七十萬筆,但飼主卻僅有一百萬人,統計資料比較容易失真,管理也就愈來愈困難。
江文全表示,現在寵物登記資料與飼主戶籍資料結合,只要飼主移動、寵物也知道在哪裡;若飼主戶籍在新北,在台北進行寵物登記,但搬家到其他縣市,透過戶政資料動態連結,也能追蹤到這隻狗在哪裡,縣市政府要推廣絕育、打狂犬病疫苗,也能夠比較精準。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祕書長黃慶榮表示,寵物隨著飼主的戶籍轉移,網路上全都露,主要是要讓飼主負起照顧飼養的責任,出發點立意良善;但政府必須提出配套措施,明確的讓飼主了解「做寵物登記」、配合國家政策的好處;若做了登記沒好處,反而有更多的限制,會造成寵物登記率降低,飼主嫌麻煩,恐「乾脆別登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