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讓寵物更有效的管理,農委會把飼主的寵物登記資料與內政部戶政系統連結,完成寵物歸戶工作。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毛小孩真正在戶籍上成為一家人!農委會為能更有效管理寵物,將飼主的寵物登記資料與內政部戶政系統連結,完成寵物歸戶工作,讓寵物「跟著飼主的戶籍走」。
農委會表示,現階段已比對110萬筆寵物登記資料,藉由google map公開在網路上,不但可加強各縣市犬貓源頭管理,一般民眾也可以在網路上地圖點閱各地區飼養戶(隻)數及分布,讓寵物統計更加精準。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江文全表示,過去,飼主為家中寵物進行寵物登記後,寵物可能死亡或遺失,即使家中已經沒有這隻狗、甚至養了別的狗,但飼主都鮮少「除戶」,也因此寵物登記的資料缺口越來越大,即使資料累計了170萬筆,但飼主卻僅有100萬人,統計容易失真,管理越來越困難。
現在寵物登記資料與飼主戶籍資料結合,只要飼主移動,就會知道寵物在哪裡。未來只要透過戶政資料動態連結,也能追蹤到這隻狗在哪裡,縣市政府要推廣絕育、打狂犬病疫苗,都能比較精準。
根據動保法規定,寵物沒有絕育或沒進行絕育申報可罰5至25萬元;未寵物登記經勸導未改善可罰3000至1.5萬元。寵物歸戶後,由於資料公開透明,地方縣市政府必須針對現有寵物資料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