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 十全不一定適合你

 |2017.12.21
3234觀看次
字級
醫師表示,冬天進補要依體質而補,否則可能會有反效果。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 寒流一波接一波,溫度愈來愈低,圍巾、手套、口罩、厚外套等禦寒衣物,一件都不能少,以「冬令進補」為號召的餐廳人滿為患,大家坐在矮椅上大快朵頤,一邊聊天,一邊吃著食補,去除寒氣。

日前,阿偉跟著同事一起吃補,店家號稱在湯鍋裡添加了十全大補的中藥,吃了可以補養腎氣、精力充沛、筋骨強健,阿偉喝了許多湯,當時只覺整個人暖呼呼,相當舒服。

不過,回到家後,整個晚上身體有股熱感,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外加口乾舌燥,起床喝水,還是覺得口渴,沒多久又想上廁所,幾乎失眠一整夜。隔天起床,無精打采,心想再也不要冬天進補了。

台北馬偕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炎東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冬令進補,現代人營養充足,甚至營養過盛,所以冬天不一定真的需要進補,如果體質容易燥熱的人多吃了食補藥補,就可能會補出問題來。

此外,不宜冬季進補者還包括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如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高膽固醇的病人,至於感冒發燒、喉嚨發炎者也不適合吃補藥。腎臟病人吃了補品,可能導致腎臟發炎。風溼免疫疾病患者吃補品,免疫系統可能錯亂。

不過,十全大補湯是不錯的傳統補氣藥方,有效補血補氣,早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記載十全大補湯可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

十全大補湯包括了四物湯(當歸、川芎、熟地、芍藥)、四君子湯(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及肉桂、黃耆。四物加上四君子能補氣血,這八味藥也被稱做「八珍」,而黃耆可補氣,肉桂能祛寒。

背部頸部保暖

藏陽氣免受寒

如果擔心吃了藥補,身體負荷不了,也可多吃天然食補。李炎東建議民眾,冬天應該少食生冷,多吃芝麻、核桃、栗子、黑豆等,幫助身體抵禦寒冷。

立冬後進補,也應該調養脾胃,因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建議在冬天可以適當吃些番薯、馬鈴薯、山藥等地下根莖類,就可補養脾胃。

此外,不管待在室內室外,都應保持溫暖,避免受寒,尤其人身背脊處屬陽,一定要注意背部頸部保暖,才可以藏住陽氣,避免寒氣入侵,引發疾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