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寶貝 七星潭垃圾

 |2017.12.04
1795觀看次
字級
藝術團體One One & One成員將海邊的垃圾重新整理,化身一件件藝術創作。圖為作品〈雙胞胎〉,原為木蝦(假魚餌)。圖/中央社
佛光山叢林學院 專修部 短期佛學院招生

【本報台北訊】垃圾就只能是垃圾嗎?藝術團體One One & One花費兩個月,在花蓮七星潭海邊淨灘兼尋寶,將原本躺在海邊遭人嫌的垃圾,變成一件件充滿「荒謬美感」的藝術創作。

「這個叫做青花瓷,是整疊的免洗杯和盒子融合在一起的怪奇垃圾。」攝影師周宜賢詳細介紹他手中有著奇怪樣貌、與大眾想像中的青花瓷截然不同的物品,這是他與朋友在七星潭發現的「寶物」。

周宜賢與友人今年二月前往七星潭遊玩,原本只是單純賞海之旅,卻在人煙稀少處發現海岸布滿許多垃圾,激發他與另外兩位友人成立藝術團體One One & One替垃圾拍片的計畫。

當時,他們一邊望著大片的垃圾、一邊想著要怎麼清理時,撿到了一個兒童鞋底,雖然鞋底經過日晒雨淋,不論外型、顏色早已面目全非,但卻同時蛻變、擁有了全新的樣貌。

不是環保團體

卻甘願奔波2個月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麼多垃圾時,都會選擇性逃避不去看,但當你把垃圾拿起來襯上藍天白雲的乾淨背景,它們其實都有既扭曲又有趣的樣子。」周宜賢分享他尋寶時的心得。

他們花了兩個月在七星潭淨灘,同時尋找有趣的垃圾,把淨灘變成一件有樂趣的事情;就這樣台北、花蓮來回數次,一共蒐集一百一十一項垃圾,替它們重新洗刷、風乾再拍照,讓垃圾「重生」,變成一件件獨特的藝術創作。

日常生活變了

贈品能不拿就不拿

雖然是用尋寶心態去清理海灘,但周宜賢也說,看到海岸一片乾淨,「心情真的非常療癒」。他強調,「我們不是淨灘團體、也不揪團」,但開始執行這個計畫後,平日生活習慣確實有了一點改變。「現在買東西都會想我到底是不是需要這個東西」,周宜賢說,會思考買了要用多久、這個東西成為垃圾的機率有多少,甚至連贈送品都能不拿就不拿,減少資源浪費。

此外,他們也會開始思索垃圾到底從哪裡來,想了解垃圾問題。周宜賢表示,他曾看過一部紀錄片寫道「人類用一個無法分解的東西去製造只用一次就丟的產品,是一個愚蠢的開始」,為什麼海邊會布滿垃圾,他認為應該從製造源頭開始檢討。

如今回想起蒐集「寶物」的過程,周宜賢仍覺得不可思議,「這些垃圾一開始都是別人買的東西,被丟棄後開始流浪到海灘上,現在又有另外一個人把它撿起來,重新幫它洗澡、拍照,讓它又回到這個城市跟大家見面。」

One One & One的海洋攝影展,正在位於台北市的INTZUITION以覺學展出,現場也展示他們撿拾的垃圾實品,以及淨灘行動的影片,讓大家看見海洋垃圾的不同樣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