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開船 一手救人 仁醫侯武忠永遠休診了

 |2017.12.03
2116觀看次
字級
全台第一位自己買船、開船到離島行醫的醫生侯武忠,今將舉行告別式。 圖/資料照片

【本報澎湖訊】「假如人生能夠留下,可以延續記憶,我一定選擇感激。如果在我臨終之前,還能發出聲音,我一定會說一句謝謝你」,侯武忠醫師生前多次藉由這幾句歌詞,向妻子說出心裡的感謝,但是,在他不敵病魔辭世之後,相信這更是澎湖鄉親最想向他表達的謝意。

離島仁醫侯武忠已於上月二十日癌症過世,將於今日舉行告別式。他是全國首位自己一手開船、一手救人的醫生,生前為了赴離島巡迴醫療看診,還先行建造小船試航並參加訓練,學會開船和取得證照後,以父母名字建造「榮泉號」和「昭滿號」兩艘船,展開離島巡迴醫療工作,在澎湖員貝、大倉嶼等地開船行醫二十多年。

侯武忠生前幾乎不曾出國,卻老拎著行李箱到處跑,原來裡面放的全是要給偏鄉居民的藥品和針劑,甚至親自送藥到府。老病人對於年僅五十五歲的他辭世,眼淚直掉地說,這麼好的醫生真的再也找不到了。

離島行醫逾20年

老人家感嘆,他真的是一名有愛心的醫師,每次到島上不只看病,也陪老人家們閒話家常,還會親自到行動不便的長輩家探視,總是穿著短褲、夾腳拖,完全看不到一點醫師架子。

早先,侯武忠不忍離島鄉親連身體的病痛都要忍,先是自掏腰包把交通船包下,每周固定時間到兩個小島看診,讓離島居民終於有了固定的門診時間。

但是包下交通船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因為「醫療最重要的是,病患對醫師有信心,建立信心第一步就是要準時看診」。

於是他下定決心「學開船」,並自己花錢建了兩艘船,分別泊靠在白沙中屯與岐頭兩個漁港,自己開船到無醫村的離島看診,成為全台首位自己買船到離島行醫的醫生,二十多年來日復一日從未中斷,是離島居民健康的守護者。

自費造船護健康

白沙鄉衛生所護理師蔡筠臻說,整個白沙鄉設籍人數約九千人,以老人家居多,但能看病的醫療機構只有衛生所和一間家醫科診所,更是一間藥局都沒有,因此侯武忠每周五會定期帶著醫護人員,輪流到中屯村、講美村和通樑村替病人們看診。

今年高齡八十六歲的老病人王全合表示,侯武忠在過去二十年來照顧他和太太的健康,想不到太太半年前才剛過世,侯武忠竟然也跟著走了,頓時失去太太及侯醫師,好像失去兩名親人的悲痛,讓他紅了眼眶。

住在瓦硐村的阿嬤呂秀惠,含著淚聲音顫抖地說,白沙鄉十五個村落,每一個都有侯武忠的身影,他是真的一步一腳印在替大家服務,這樣的醫師「沒有第二個」。

侯武忠的醫界人生,曾有人問他,這樣做會不會太累了?這位離島仁醫說,生活在澎湖島上的居民,偏鄉父老大家就像家人一般,能夠看到每個人身體健康與平安,是希望所在。

蔡筠臻說,侯武忠不只常替老病人跑腿拿慢性病用藥,甚至親自送藥到府,每次去偏遠村落和外島巡迴醫療時,總是拖著一個行李箱替大家「補貨」,希望未來能延續他的無私精神,繼續守護白沙鄉居民健康。

白沙鄉長莊美李初步決定在岐頭地公園內設置侯武忠紀念碑,家屬也同意將「昭滿號」巡醫船,長繫在岐頭漁港區內,讓民眾可以永久懷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