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務農 黃國峰、梅竣譯拚新經濟

 |2017.11.26
1613觀看次
字級
黃國峰(中)以冷泉米製作「爆米花」,並發展DIY讓遊客更認識台灣農業。 圖/梅竣譯提供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國姓鄉青年黃國峰、梅竣譯幾年前返鄉務農,黃國峰栽培出有機冷泉米、梅竣譯則成農業觀光達人,兩人說務農投入心力多但獲利不高,幸好打氣互補,還發展農業觀光導覽,希望能為農業找到新出路。

三十七歲的黃國峰服完兵役後,就到電子大廠擔任工程師,雖然收入不錯,但常得超時加班,幾經思考,決定響應青年返鄉,九年前辭掉工作,回到國姓鄉種稻。

從冷氣無菌室走進農田,黃國峰說,一開始吃了不少苦頭,在大太陽底下曬了半小時就頭昏眼花,但他努力克服困難,幾個月後稻米收割,看到農田從無到有的過程,感受農民歡喜收割的喜悅。

國姓鄉北港溪水源來自合歡山,水源富含礦物質又無汙染,黃國峰以有機栽培「冷泉米」,但有機種植平均一分地產量五百四十斤,比一般農地少二百斤,但黃國峰堅持採有機耕作,不用農藥、化肥,終於在二○一四年獲有機認證。

黃國峰也發揮工程師研究精神,閱讀國外研究報告,將稻穀含水量烘乾至十四度,讓米更好吃又可保存更久。他說,雖然冷泉米價格比一般稻米好,但收入不高,因此,他又和清流部落農民契作,將耕作面積擴大到五公頃,希望發揮規模經濟。

梅竣譯也是三十七歲,八年前返鄉栽培咖啡。不過因他家裡經營休閒度假中心,除了栽培咖啡,也嘗試將農業與觀光導覽結合,推出農村觀光導覽和DIY活動,讓遊客能夠認識農業,也為農民開拓新商機。

他說,國姓鄉景觀美,遊客到農村深度旅遊,除了參觀採果,還可品嘗剛從田間採收的蔬菜、水果烹調美食和咖啡。公所也相當配合,補助遊覽車旅遊,讓國姓的農業觀光導覽愈來愈上軌道。

但他認為政府可以提供農業技術指導,並推展食農教育觀念,農民提升技術,遊客也能品嘗在地美味健康農產品,為農業找出新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