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王鐸故居 圖與文/吳鴻霖 |2017.11.20 語音朗讀 24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擬山園帖》圖/吳鴻霖 孟津王鐸書法館圖/吳鴻霖 王鐸塑像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王鐸是明末清初的大書法家,一五九二年十二月,生於河南孟津邑雙槐里,其故居位於今河南省的孟津縣會盟鎮老城村。 我去過洛陽數次。二○一五年暑假,我在洛陽火車站左前方的客運站搭小巴,大約五十分鐘,就到了孟津汽車站,汽車站右邊黃河公園旁,有間王鐸書法館。觀看裡面的碑林後,我又搭往「陸林」的小巴,到達終點站之後,走過一個十字路口,再搭停在路邊往「扣馬」的小巴,大約兩公里,我在王鐸故居門口下車。 王鐸官邸宅第,因歷史變遷戰爭紛擾,毀於年久失修。故居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動工,按其舊宅原貌修復重建,歷時一年竣工。現在,要進王鐸故居,要繳門票人民幣十五元。 大門外面右側有一座大理石王鐸塑像,故居為五進院落,包括前屋、客廳、中堂、後堂和後屋,以東西廂房和綉閣連接每進庭院。屋內有一些「擬山園」原來的碑刻,王鐸晚年家居,以書畫詩酒自娛,他詩文書畫俱佳,尤以書法為最。 後來染病時,他把臨摹歷代古人和自家得意的書法作品,加以編排,囑咐兒孫,說:「我一生別無所成,唯書法一道,小有所獲。待我死後,可尋覓良工,將這些作品一一刻石,鑲於中室四壁,傳留後世。倘子孫後代有衣食不足時,亦可拓賣字帖,以濟溫飽。並囑石刻完成時,題名謂擬山園。」他的子孫輩果然依照他的遺志,在家裡過廳屋的側室,用漢玉九十塊刻出王鐸行草楷隸的代表作。歷經風雨,至今猶存,成為難得的藝術珍品;從這些石碑表面拓下來的字帖,共十卷,就是有名的《擬山園帖》。 王鐸孟津家中的田園,原稱為「再芝園」,王鐸二十五歲那年,因園中生出兩棵靈芝而得名,他每以此事為異,於詩文中屢提及之。一六二八年夏天,王鐸三十七歲,把再芝園重新整修一番,藝以新竹,重名此園為「擬山園」;而現在的再芝園,則是王鐸故居的後花園,此古典園林占地九十畝,其中湖面五十四畝。 王鐸故居和再芝園,是洛陽北線旅遊區重要的景點之一。走進王鐸故居,不僅可欣賞明清建築藝術,又可領略王鐸書法風采,適合尋幽訪勝和書法愛好者一遊! 前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為程昱喊冤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微】董心如《窈渺》與浩瀚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