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州人
腳上的拖鞋,似乎是喜歡踏著過去的風華。
耳邊有幾種語言,眼前有幾支小旗桿在戴著帽子的人手上揮舞著,後頭跟著成團的人們,魚貫進入龍山寺裡。走在捷運龍山寺站的出口前,總能看見這樣的景象,絡繹不絕的,每次來走走都能夠遇上來自東北亞、東南亞、歐美的觀光客。或許在這個時代,名勝古剎也搭上了全球在地化的風潮吧。
腳步與觀光客路線相反,我朝向西昌街的方向走去,看見有家賣米苔目的攤位後面擱著四張兩兩並排的空心桌,那裡有兩位老人家正悠閒地坐著,碗內裝著紅豆湯,他們一口閒話,一口湯的悠閒,讓我也想找個空位坐下來,感受一下不同的視線。
攤位上有個白鐵櫃,上頭配置了三個不同形狀的開口,我選了與老人家不同的綠豆湯加粉圓(冰的),東西上來的時候,老闆才向我收錢,綠豆湯裡有冰糖的香氣。
粉圓的彈性與綠豆湯的沙甜喚醒了古早的記憶,記憶裡有個年輕人挑扁擔賣涼水,走到地藏王廟前,就這樣落腳,娶妻生子,在艋舺這個地方……即使現在這條街已改名為西昌街,即使鬧市成了夜市,這樣的記憶,還能在這一碗碗的沁涼與熱情中繼續傳遞與交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