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地球的心 造就超夯伴手禮 農棄物不用燒 做成梨梗筆

 |2017.10.31
13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兩名八年級青年徐振捷、林羿維,兩年前透過農委會水保局洄游計畫到台中后里了解農村現況,意外發現高接梨以燃燒解決農棄物,產生空氣汙染問題,於是成立「梨理人工作室」,號召義工及農友將梨梗做成獨具特色的梨煙筆,不僅解決空汙,也一舉獲得台中十大伴手禮首獎。

台中后里盛產高接梨,高接梨採收後產生大量廢棄梨梗,採收季節因農棄物難解決,部分梨農未加分類,直接一把火燒掉,天空不時出現陣陣黑煙,甜美果實背後的農業廢棄物,讓美麗農村蒙上哀愁。

梨理人農村工作室創辦人徐振捷認為,農村不應該有這樣的場景,除了露天燃燒,農業廢棄物應該有更妥當的處理方式。二○一五年開始,工作室從高接梨產業出發,嘗試研發再生產品。

為趕走黑煙,梨理人農村工作室創意發想,將每支梨梗晒乾,保留梨瘤作成筆,每支筆各異其趣,但都充滿農村的古樸味道。梨梗變成梨煙筆,成為社區熱門的伴手禮,讓農棄物有了新生命。

不過,徐振捷仍不滿足,他說,以目前的資源與方式,僅能解決百分之十的農業廢棄物。

他表示,台灣高接梨的種植方式,是嫁接來自日本、梨山的梨穗,需要用到絕緣膠帶纏繞;且為隔絕蟲害及日晒,還會套上含有「溼強劑」和塗上蠟的套袋,並以鐵絲纏繞。農民在採收過後的農業廢棄物,直接淋上汽油露天燃燒,造成環境巨大汙染,這樣的現象普遍出現在政府無力處理的全台高接梨農村。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梨理人工作室從后里區仁里社區開始,建立一套高接梨農業廢棄物再生模式。先在村內尋找兩、三處回收地,於採收季時租借,由團隊成員協同果農與臨時人員將農棄物做分類,不可再利用的廢棄物由清潔隊員回收,可利用的廢棄物作為再生產品的原料。

團隊也正進一步研究,將可用的農棄物素材,如梨梗、完好的套袋,研發製作結合在地產業又兼顧環保的新產品,重新賦予新生命。希望和第一波以梨梗為原料製成的梨梗筆一樣成功,成為台中后里在地的特色伴手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