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使用者注意力……智慧機不離身 小心變笨

編譯謝汶均 |2017.10.28
2960觀看次
字級

編譯謝汶均

智慧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智慧手機後,我們常常會無意識地查看手機,或習慣性地把手機擺在視線範圍內,智慧手機儼然成為一個專門吸引注意力的磁鐵,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認知心理學及行銷學教授沃德(Andrian Ward)因此把智慧手機稱為「超自然的刺激」,因為只要周遭有智慧手機,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劫持」。

許多科學家因此很好奇,當我們的知覺和認知都被智慧手機掌控,我們的心智會如何受到影響。

近期發表在《應用認知心理學》(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期刊的一項針對智慧手機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沒有把智慧手機帶到課堂的學生測驗成績,比帶智慧手機到課堂的同儕整整高了一個級別,而且不論把智慧手機帶到課堂的學生有沒有使用手機,他們的成績都一樣糟。

一項英國研究也顯示,若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智慧手機,學生的測驗成績就會顯著提升,後段班學生的成績成長幅度最大。

沃德也認為,因為我們已太過依賴智慧手機,就連當未開機的智慧手機只是出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影響我們的智力。沃德在兩年前和3名同事一同做實驗驗證他的假設。他們找來520位大學生並請他們做智力測驗,唯一的變因是,第1組受試者能把手機放在桌上,第2組受試者須把手機放在口袋或手提袋中,第3組受試者則得把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內。

結果顯示,第1、2組受試者的成績都低於第3組受試者,而手機離受試者愈近,受試者的成績就愈低。

沃德也對受試者進行訪談,幾乎所有受試者都表示,他們在做測驗時根本沒有去想到手機,儘管如此,測驗結果仍證明智慧手機的存在會影響到他們的專注力和思考。

也有研究指出,除了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外,使用智慧手機也會不利於我們的社交技巧和人際關係。這是因為和別人面對面談話時,智慧手機的存在會不斷提醒我們,我們同時可以用這個電子產品和其他好友聊天,而這種現象會導致對話內容較沒有深度、也較無法令人感到滿意。

一項刊登在《社會和人際關係》期刊(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的研究將142位受試者分成兩組,並請受試者兩兩交談10分鐘。第1組受試者在交談時,手機就放在一旁,第2組受試者則不能把手機帶進房間。研究顯示,當受試者的手機放在一旁時,會不利溝通時人際間的緊密程度和信任程度,也會降低個人對談話對象的同情和理解。當受試者的談話提及「對個人意義深遠的主題」時,智慧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明顯。

智慧手機也讓我們更容易從網路上蒐尋各種資訊,但這種便利性卻不利於我們汲取這些知識。有研究人員表示:「因為隨時都能連上搜尋引擎,我們可能常認為不需要把這些知識內化,有需要時再上網找就好了。」

知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記得的藝術就是思考的藝術。」唯有當我們把資訊轉為我們腦袋中的記憶,才能把這些資訊相互串連,形塑知識的精華,並激發批判性和概念性思考。

因此,若想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改善人際關係並增進思考能力,就試著離智慧手機遠一點,因為這些能力並不是光靠把手機升級就能解決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