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後 她圓了三毛的夢 三毛故居 打造成原青工作站

 |2017.10.24
3596觀看次
字級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的「三毛夢屋」入口處還保留作家三毛當時沉澱靜坐的地方,讓這棵樹很有「故事」。 圖/陳妍霖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的「三毛夢屋」入口處還保留作家三毛當時沉澱靜坐的地方,讓這棵樹很有「故事」。 圖/陳妍霖

【本報新竹訊】紅遍兩岸三地,五、六年級生熟悉的作家「三毛」,曾在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租紅磚屋、找創作靈感,並協助當地的清泉天主堂神父丁松青翻譯著作,一住就是三年,三毛故居現在已成為當地原住民青年復興工作站。

三十三年前三毛曾投書媒體,表達願提供「三毛的家」給年輕人使用,也請使用者務必照顧當地的原住民,三十三年後,一個外地人延續這樣的愛,讓三毛故居成為愛的小站。

三毛故居歷經頹廢破舊半甲子,來自花蓮秀林鄉的客家人徐秀容,她因三毛的故事而感動,選擇在教職生涯退休後,接下三毛故居經營,酌收每人二十元清潔費,再靠商品義賣,所有收入皆作為部落發展經費,也推動原住民文化保存及學生輔導,延續三毛的夢,三十三年後,終於圓了這個夢想。

「三毛夢屋」位在知名景點「張學良故居」附近,簡單的紅磚屋吸引不少遊客造訪,到這裡聽聽三毛創作的知名歌〈橄欖樹〉、翻翻三毛的著作、回顧三毛當年在肖楠樹下沉澱找靈感的地方,來杯咖啡、花茶,眺望高山美景。

因不接受補助,收入有限,徐秀容只能咬牙苦撐,收入全用在部落社區 ,輔導部落小孩、青年學習生活、練打竹製樂器、歌唱、學煮咖啡等技能。從一開始輔導五位孩子,現在已輔導三十位,三毛故居已成了愛的小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