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聲音表達自己想法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卻有許多無法開口說話的人卻非常渴望說話的機會。據了解,全球有數百萬人仰賴電腦科技為他們發聲,但電腦合成出的音效,總少了一點「人情味」。所以有科技業者,透過捐助的人聲,只要聾啞人士還能發出「啊」一點聲音,就能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聲音。
BBC報導,梅芙(Maeve)和迪蘭妮(Delaney)一出生就罹患腦性麻痺,導致她們無法開口說話,但科技業者VOCALID建立聲音樣本銀行,透過捐助的人聲,讓小女孩最近配對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不再仰賴制式電腦合成音。
VOCALID創辦人是語言治療專家派特爾(Rupal Patel),她認為「小女孩的義肢跟成年男子的義肢不同,那為何電腦語音卻人人相同?」因此,派特爾在二○一四年成立VOCALID,向全球募集一點五萬名自願者的聲音,花費六小時念出三千五百個字,再與聾啞人士能發出的少數聲音配對,混合成個人獨特語音。
生硬的科技語音與人聲仍有差別,所以當初派特爾向政府募資了約三十六點五萬美元,製造出這套系統。目前VOCALID的服務目前只提供給英語用戶,若想訂製自己的電腦語音費用約要一千兩百五十美元(約新台幣四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