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重返中東下的庫德政策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2017.10.11
2057觀看次
字級

儘管俄羅斯外交政策傳統上是持國家中心主義概念,堅持主權尊嚴及其不可凌駕的原則。以不干涉他國內政事務為旨,主張在聯合國安理會架構下,進行衝突協商和決議。

然而,俄羅斯如今重返中東地區,採取的是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逐漸形成其「庫德政策」。俄羅斯會如何對待伊拉克北部庫德斯坦的獨立公投?可從歷史和現狀來尋找脈絡。

蘇聯成立初期,蘇維埃政府基於民族自決原則,曾經於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九年間,在亞塞拜然的庫德人聚集地拉欽,成立俄稱的庫德斯坦縣(又稱紅色庫德斯坦自治共和國),以吸引其他地區庫德人的加入。

囿於伊朗和土耳其的抗議,短暫的紅色自治共和國瓦解之後,蘇聯的庫德人仍然散居在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和哈薩克地區。

一九八○至一九八八年間的兩伊戰爭,伊朗和伊拉克都以提供對方庫德族人武器進行分裂運動,庫德族人故遭到嚴重鎮壓和清洗。

蘇聯解體後,在喬治亞境內的亞美尼亞飛地爭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區謀求獨立之際,亞美尼亞的庫德族領袖維基爾·穆斯塔法耶夫,試圖成立拉欽庫德斯坦共和國也是以失敗告終。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海珊政府軍隊撤出,給了庫德人提供自治的機會。庫德族由馬蘇德.巴爾扎尼領導的庫德斯坦民主黨和賈拉勒.塔拉巴尼領導的庫德斯坦愛國聯盟分權。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伊拉克庫德斯坦的獨立公投,包括四個庫德人地區,占伊拉克面積五分之一和石油盛產區,遂引起巴格達政府頒布國際航班禁飛令施壓。

這樣一來,分別由俄羅斯支持的庫德斯坦自治區和美國扶植的庫德愛國聯盟的巴格達政府,正處於內部分裂和僵持狀態。

俄羅斯要如何在堅持領土完整和民族自決當中抉擇?目前而言,俄羅斯以石油外交切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在去年與艾比爾當局簽署石油合作協議,並協助搭建庫德斯坦通往土耳其的石油管道,以減少土耳其政府的反彈。

此外,透過敘利亞政府支持,搭建與土耳其和庫德斯坦之間政治暢通的平台。顯然,俄羅斯在中東事務的桿槓作用已經產生,這使得獨立公投事件變成與巴格達政府之間持續談判的最大籌碼,也是俄美地緣博弈的另一賽局。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