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是九二一大地震十八周年,但我國建築物耐震補強進度明顯落後。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自二○○一年至二○一七年七月底止,我國建築物耐震補強進度僅達百分之五十七點七;而國中小校舍也有百分之四十點八九需補強。相較日本預計在二○二○年耐震建築可達百分之九十五,同樣身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我國建築物耐震補強進度亟待加強。
國中小校舍待補強棟數最多前五個縣市,依序為新北市五百零一棟、台中市兩百八十四棟、高雄市兩百十九棟、雲林縣一百八十一棟及台南市一百七十七棟,合計一千三百六十二棟,占待補強棟數百分之六十點五九。
去年二月六日南台灣發生大地震,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一百十五人死亡,內政部著手辦理「安家固園計畫」,協助民間老舊建築物耐震性能評估與補強,但依照立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二○一六年執行率僅百分之十三點三四、二○一七年至七月之執行率亦只有百分之十點七三。
預算中心表示,我國建築物的耐震設計主要規範於「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及「建築物耐震能力設計規範及解說」等規定,應全盤檢視各地區地質差異,以設計建築物耐震能力;而公、私有建築物耐震補強及安家固園計畫等措施,宜加速補強進度,並強化政策宣導及溝通,建制長遠可行之安家措施,才能真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營建署表示,「安家固園計畫」推動以來碰到兩個困難,一是由於計畫由民眾自行申請,但地震三個月之後,地震危險性被遺忘,民眾徵詢次數大幅降低,再加上大家害怕會拉低房價,不願意讓政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