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EMBA國學研修班,於佛館感受不一樣的深度之旅。圖/人間社記者如輝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北京清華大學EMBA國學研修班,十七、十八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緣起清華.相聚寶島」活動,成員為各大企業負責人或主管,共有一百七十一人,地域分布有內蒙古、新疆、北京和上海等地,課程安排法師開示,參觀佛館,並有抄經、茶禪和繞塔修持等,感受一場不一樣的佛館深度人文之旅。
十七日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在佛光樓九樓國際會議廳,播放佛館四化影片,說明佛館的「文藝化、電影化、人間化、國際化」的具體實踐和目標,及頗受好評「心的旅程」活動,當中帶有夜宿博物館的概念,甚至有海外人士特地組團參加,透過心的旅程,與心對話,享受佛館的寧靜美好。
如常法師說,大家在此相聚,印證佛教所說的緣起,因為在北京清華大學一起上課,而有了同學的緣分,來自各地的大家又串連起地緣的關係。
佛光山寺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以「從星雲大師的墨寶談人生的啟示」為題開講。慧傳法師說,大師非常惜福,即便再勞累也不輕易停歇,墨汁一定要寫盡,從星雲大師寫書法的態度就可以看到佛光山能有今日,是大師無比的毅力所成就,全副精神都是為了眾生。
如常法師進一步說明星雲大師書寫于謙的「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等偈語,說明大師如何以堅毅無比的毅力,勤寫書法與眾結緣的弘法願心。
慧傳法師分享以往和其它EMBA的交流經驗,發覺現在EMBA所學的已不只是管理學,而是「國學」,且這當中又涵蓋了儒學和佛學,並指出,通常一家企業最初制定規則時,員工一開始尚能遵守,然而時日一久,懈怠或是鑽漏洞等情形層出不窮,為防範上述情況,規定愈來愈多,卻未見成效,這是在管理公司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心服務 無窮無盡
「星雲大師的管理學,其奧妙之處在於『自覺管理』和『心的管理』。」慧傳法師表示,一個人能夠培養自覺,則自能樂於遵守,也是「行佛」的體現。
曾有人問星雲大師,一般人想著要加薪要休假,但在佛光山卻沒有人要加薪和休假,即便再辛苦仍甘之如飴,這是如何辦到的?大師回應,一般人為利,在佛光山是為了服務;一般人想著「有」,於是有窮有盡;能夠做到「無」,就能無窮無盡。
長期在佛館發心當義工的三洋維士比集團董事長陳和順,在活動中從旁為大家服務,他分享,多年來他一直在調整自己,學習放下,閒暇就來佛館當義工,發現放下一切,很多事物就會不一樣。
隨後大家分成數組,體驗抄經、茶禪,大佛平台禮佛等,此次課程安排有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倫法師開示「禪心佛道」,以及十繞塔經行和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