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寶珍
回想這些年來,每天汲汲營營埋首於忙碌的現實生活,耳畔迴響的,多半是伴隨孩子練習的樂曲,或是電視裡日日播送的卡通、戲劇主題曲。至於放慢腳步靜下心聆聽一首敲扣心弦的歌曲,如此單純沉醉聽歌或隨之吟唱的閒情逸致,似乎早已走遠而淡忘。
女兒因為學校交派的採訪功課,詢問起我聽歌的習慣,要求回答:最喜歡的歌者、最喜歡的歌曲,還要說明喜歡的原因等。這一連串簡單的問題,卻讓一向自詡愛聽歌的我,一時半晌回答不來,如當頭棒喝,使我感到心虛語塞。
女兒還邀請我一同欣賞音樂,透過網址連結試聽一位年輕歌者的作品,想知道我聆聽後的感想。因為已經答應當她的受訪個案,為了幫忙她完成採訪報告,我專心反覆聆聽播放的歌曲,然後私訊傳送我的想法給她。
淒美的詞曲深深撼動我乾涸枯竭的思緒,警示生命中的一切都將老去,人生終究是南柯一夢;日升月落之際,捫心自問年輕的夢想是否也已經轉身離去?繼而聽到鼓舞向上的詞曲,一度的遲疑被歡欣鼓舞取代,倘若垂涎自由,就要主動起身去追尋。
倚坐窗畔沉醉於溫婉有致的歌聲中,彷彿一一喚醒自己重新去思考,究竟一輩子有哪些值得真心追悔?有哪些需要學習遺忘?徜徉吉他和鋼琴契合相伴的旋律間,彷彿清楚聽見年輕歌者生命底層的質問:談愛情、論人生,不被原諒的青春莽撞、未臻圓滿的惆悵、無法天長地久的承諾,歲月裡未曾盡情放歌,波光瀲灩裡是否藏得住沉默的彩虹?
歌者娓娓細訴時間流逝,明白現實就是一逕向前走遠,不會再回頭,無法再次返回想望的過往。連續聽完前面五首歌曲,用心周旋詞曲的交疊激盪,思緒一直緊繃牽掛著,直到最後一首歌曲沒有詞,只有歌者隨興伴和曲調哼唱,總算得以稍稍喘息休歇。
傳送完我的答案後,腦海浮現昔日如煙的畫面:我的媽媽,總是會在清晨推著雜貨三輪車到菜市場擺攤前,先在櫃檯邊依著小圓鏡用心裝扮,耳邊聽著放音機隨之哼唱,那是我每天趕著上學前聽見的最美聲音。那一刻,她習慣放在胸前的玉蘭也輕輕飄送著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