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初,高雄壽山動物園的台灣黑熊「波比」也做過這檔事。圖/謝梅芬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內的黑猩猩「莎莉」昨天上演逃脫記,所幸有驚無險。不過,回顧台灣動物們的「逃脫史」,不乏有蟒蛇、大象、老虎、水獺及鱷魚都想投奔自由,均以失敗收場。
其實在今年七月,高雄壽山動物園的台灣黑熊就做過這檔事。台灣黑熊「波比」身高一百八十公分,竟然爬過二點五公尺高的水泥護欄,掉落在獸欄中間的安全維護區,園方立即以麻醉槍誘捕,出動四名工作人員才把「波比」送回籠內,一直到現在波比都還在「關禁閉」。
台北市立動物園近兩年來也發生二起類似案件。第一起發生在民國一○四年六月間,遭馬戲團棄養的孟加拉虎「大頭」,因園方疏忽忘記將柵欄上鎖,讓大頭順利逃脫至十公尺外的芭蕉樹「乘涼」,所幸未離開隔離區域,結束虛驚。
同年七月,保育員清理欄舍時,誤以為已將台灣黑熊「小熊」趕入其他欄舍,柵門打開時當場與小熊面對面,這名保育員遭受驚嚇的小熊攻擊、血流不止,緊急送萬芳醫院急救脫險,是近年來最嚴重攻擊事件。
回顧動物園「動物逃脫史」,最早一次發生於一九一四年,動物園才創建就發生鱷魚脫逃事件,由於當時設備簡陋,又逢颱風溪水暴漲,導致鱷魚趁亂逃跑,最後在動物園附近遭逮。沒想到這隻鱷魚不甘心,於一九一七年再度落跑,這次一口氣竟消失四個月,最後在社子島被發現,動用二十名壯丁才將牠五花大綁帶回園內。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逃脫事件都這麼「和平」,有別於近期的孟加拉虎逃脫事件,民國四十五年台北動物園內就有老虎脫逃,而且是「逃到遊客區」,園方即時疏散遊客後,與員警通力合作,荷槍實彈將老虎逼回欄舍,所幸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