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43條人命 國道施工惡夢 預算、執行問題多

 |2017.09.04
137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上月七日,兩名警員在國三新竹香山段處理車禍事故時,遭後方拖板車追撞,釀成員警一死一傷,一周後,國一苗栗造橋段,又發生大貨車闖入施工區,造成工人一死兩傷。據統計,近十年國道上有八十五人酒駕車禍身亡、三十人超速失控身亡,光是國道施工死亡事故就奪走四十三條人命,外界常將矛頭全指向駕駛,但進一步探究事故背後成因,發現從交通維持計畫規範、執行到預算都大有問題,讓日夜在國道施工的工人與執勤的員警簡直都是在博命。

根據高公局統計,近十年來國道施工死亡事故共有三十八件,以二○○七年十六人死亡最多,高公局因此針對移動性施工增加警示,一趟施工至少須有兩輛標誌車在後方、左或右側警戒,但傷亡事件仍不斷發生。交通部五月緊急開會檢討,要求畫設標線、貼標記工程須多封一個車道,並加派「警示員」。

國內道路工程業者直言,施工進退場時暴露在車陣中最危險,國際上早已使用機械放置交通錐,國內仍採人力放置;此外,交通錐沒有緩撞功能,防得了正常人、防不了最常出事的疲勞駕駛者,國外不僅早已要求交通錐不得有空隙,更有移動式護欄等堅固設備,國內卻仍是十公尺放一支交通錐、也未見新型保護設備,就連緩撞車,中期工程在施工期間也沒得保護。今年一至八月從新聞事件統計至少已發生九起施工意外,頻率之高讓包商直言「連踏上國道都會怕」。

高公局說,相關交管守則參考美國標準制定,全程放置緩撞車雖可減少傷亡,但廠商緩撞車有限、租金高,小型施工恐不符成本,若要多封車道則易車多壅塞惹民怨,關鍵在酒駕、閃神、疲勞駕駛等違規者,須教育及加強罰則。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既知國人駕駛習慣差、疲勞駕駛頻繁,更應設置保護設備,相關守則有必要重新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