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栩綜合外電報導】流失法國的敦煌西夏文文獻《法藏敦煌西夏文獻》,在中國北方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專家學者合作整理編輯後,全部結集出版。
北方民族大學巖畫與西夏文獻中心教授束錫紅說,流失海外的西夏文獻主要集中在英、法、俄三國。上世紀末,中國開始大規模整理出版這批重要文獻。
十多年來,這批專家學者到法國、英國、俄國的國家圖書館,拍攝收集上萬件敦煌西夏文獻品,再對包括西夏醫學、音樂、道教、曆法、軍事、法律、經濟、歷史、官私印章、族姓、文冊等文獻,進行深入研究、編輯,並翻譯西夏文。因此,《法藏敦煌西夏文獻》的出版,象徵流失近百年的敦煌莫高窟北區西夏文文獻重現於世,提供研究西夏學豐富資料。
法國藏的西夏文獻有各種寫本、印本的佛經,如《華嚴經》、《二十一種行》及各種發願文、精采的版畫作品、社會文書等。
書籍中包括寫本、雕版刻印本與木活字本等,其間幾十件木活字印本,特別是未曾公布的一件文獻,顯露出活字底座的方角印痕,和字行間嵌條的印痕,呈現西夏活字印本的特點。
西夏文是流行於宋初到明代的西北黨項族的文字,西夏創造了絢麗的文化藝術,但在二十世紀初西夏文物文獻被大量發現前,西夏始終是個充滿神秘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