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央行總裁彭淮南晉升全球唯一「14A總裁」,未來恐難有人超越;他深具專業與國際聲望,在國內外備受敬重。
彭淮南一九三九年生於新竹,畢業於新竹高商與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也曾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回台後隨即進入央行任職,擔任過央行經研處長、外匯局長及副總裁等職,唯一不在央行的工作是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兆豐銀行前身)董事長。
一九九八年時任央行總裁許遠東因華航大園空難離世,彭淮南臨危受命,接受前總統李登輝提名,接任央行總裁,一做就是二十年任期,帶領台灣歷經二○○○年網路泡沫、二○○三年SARS房地產崩盤危機、二○○八至二○○九年金融海嘯,及二○一○年起延燒的歐債危機。台灣的貨幣政策,也在彭淮南「掌舵」下,長年維持穩定。
彭淮南深受國際肯定,但在國內也有不同聲音,《今周刊》曾質疑台灣央行長期操作新台幣匯價並壓抑利率、扭曲台灣經濟,並批評理監事會議是「一言堂」。但彭淮南是出名的「硬頸」,面對指控,出具三十三頁萬言書,批評媒體穿鑿附會,強調理監事會議採共識決,非由他個人決定。
在國際場合上,彭淮南也以「敢言」著稱;二○一五年,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來台演講前與彭淮南會晤,彭淮南直接對柏南克說:「你的QE(量化寬鬆)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面對經濟強權不卑不亢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任公職逾四十年,彭淮南深知「曖曖內含光」才是為官之道。每當總統大選或內閣改組,彭淮南往往是副手或閣揆熱門人選,但他總是低調重申「央行總裁是最後一份公職」。對下任總裁有何期許?彭淮南說,央行總裁由行政院報請總統派任,「我不能有什麼期許,這超出我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