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稻香

文/菁寮蓋 圖/晴晴 |2017.08.27
1909觀看次
字級
十九歲的暑假,我們帶著空碗與任務,前往台南菁寮,期待盛起一碗碗「我們的菁寮」。 圖/晴晴
這裡的一間三合院、一堵紅牆、一片綠地都充滿著生活的氣息與豐富的故事。 圖/晴晴
十九歲的暑假,我們帶著空碗與任務,前往台南菁寮,期待盛起一碗碗「我們的菁寮」。 圖/晴晴
屋簷下曬著稻草 圖/晴晴
阿伯說牛是他的家人,所以都還是用牛耕作也保留了傳統的耕作形式。 圖/晴晴
城市中或許正是起床的時候,而這裡已是回家歇息的時候了。這就是菁寮的步調!圖/晴晴
圖/晴晴
圖/晴晴

文/菁寮蓋

十九歲的暑假,我們帶著空碗與任務,前往台南菁寮,期待盛起一碗碗「我們的菁寮」。

稻米、紅磚、笑容

六點,乘著搖晃的區間車,從都市晃到台南後壁,一手沉重的行囊、一手便利商店的黑咖啡——菁寮,我們將與你共度十五天。

電池、夭五夭,在地兩個女孩,從八掌溪河道到菁寮老街,耐煩的帶著我們一一走訪。一場午後雷陣雨,使我們受困於室內。然,雨能阻礙我們的行程卻無法阻止我們的快樂,一場場充滿笑聲的桌遊,從侷促的陌生到自然的嬉戲,打破我們之間的隔閡。

夜晚與當地的孩子們奔跑嬉戲,更拉近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長期蜷縮在電腦桌前的我們筋骨已發出絲絲抱怨,但我們享受這瘋狂的時光。

綠色的水田襯著一棟棟低矮的紅磚房,宜人的景色道出了菁寮的生活與歷史。而笑容展現了菁寮親切迷人的人情味。第一晚的菁寮,便是如此簡單、親人。

沒有稻香的人情味

褪去昨夜的疲憊,跨上鐵馬、踩著踏板,又是新的一天。

早餐,我們決定試試在地女孩阿肥口中美味的手工蔥抓餅。等待中,老闆娘已默默收拾碗盤、沖洗地板了。七、八點太陽已毒辣的高掛天上,許多老人家已經收拾準備回家避暑。

兩台腳踏車、兩個人、一台相機,沿著南八十二縣道,路過收割的水田、看到幫老伴剪髮的太太和一起騎車兜風的爺孫,即便風雨使我們暫困室內,雨一停我們繼續紀錄著這裡的一切。

不巧,其中一台腳踏車故障,附近的阿姨看到我們在路邊修車,不但借他家前院與手套讓我們使用,還請來家人協助,即便最後仍無法修好,但我們的心已被感動!

此刻的菁寮雖沒有稻香,但我們嘗到了滿滿的人情味!菁寮的溫和與悠哉讓我們捨不得離開!

靜謐的夜 簡單的溫暖

靜謐的夜晚過於親切,讓我們一倒頭就睡,直到門外的小狗把我們叫醒。缺少城市的喧囂與紛擾,這裡沒有舒服的床,夜晚卻異常的宜人。

稍作準備,我們便陪著當地的孩子們一起上紀錄片課程。時間未到,教室中便傳來阿肥充滿元氣的笑聲,將我們從「浮游」的狀態中拉出來,也跟著她一樣充滿活力。

短短三天,孩子們走過無意偷拍肩膀,或向我們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抹可愛的笑容,這些,讓我們的心悄悄地暖了起來。

我們圍坐在一起,吹著從門竄進來的涼風,架構一部由在地人製作的菁寮紀錄片。

夕陽西下,逛著觀光客未曾探訪的小巷,盡情地享受這緩慢的農村步調。這裡的一間三合院、一堵紅牆、一片綠地都充滿著生活的氣息與豐富的故事。

簡單的白粥 無盡的美味

清晨五點的菁寮,光影變化與七點有別,既柔和又隱匿著能量。鼻腔中充滿早晨綠草的清香,我們眨著惺忪的雙眼,伸伸懶腰,今天,進片場!

每個特寫、動作、鏡頭,導演與攝影都一一判斷,第一個場景便花了兩個小時,所有的人都滿身大汗、主演們更是在太陽下重複拍攝, 但,看見這群菁寮孩子的熱情毫無減少。

起床第六個小時,我們終於吃到今日的第二餐。一同圍聚分食著劇中的道具——白粥,配著簡單的麵筋,不知是餓了,抑或是分享所致,這一餐,回味無窮!

麥芽牛奶與歲月的足跡

豔陽依舊高掛,坐墊上的露水,留下一圈一圈的水漬。三合院的陰影下,一張桌子、幾個人、幾杯茶,連接鄰里間的感情。雖然才見過一次面,黃奶奶拄著拐杖、踏著緩慢的步伐,迎接我們;黃爺爺掛著可愛的笑容,一雙充滿歷史痕跡的手,拿著兩瓶麥芽牛奶,對我們說:「嚕飲嚕大漢」。

一對白髮蒼蒼的夫婦住在堆滿物品的大宅裡,養著幾隻野貓,時而看看電視、時而出門與人抬槓,生活很是愜意。在忙碌的都市,我們總是缺少享受人與人相處的時間,在菁寮人跟人是這麼的親,時間也似乎變得比較慢了。

擦得了汗水,抹不了記憶

你們,我們,因為「蹲點」相交。十四天,雖然不夠完整,但也嘗遍了其中滋味,颱風也不例外。

在這兒的每一天,我們都盛起一碗又一碗簡單但卻豐盛的菁寮,就像那割稻飯一樣,菜色雖然簡單,卻填滿了我們的胃。

在菁寮我們嘗遍了酸、甜、苦、辣。

酸,不完整亦是完整。第十三天,紀錄片殺青,我們討論最後兩日如何享受菁寮,卻被尼莎颱風打散了,如今想來,缺了一角的菁寮,或許正等著我們再訪。

甜,清爽回甘。十四天的蒸餾,提煉出一滴滴颯爽的甘甜,每滴都充滿歡笑與喜樂,若缺少在地孩子的菁寮,我們不知道是否能嘗到如今的甜。

苦,想像與現實的距離是那麼的無奈。堅實的塌塌米、充滿自然氣息的床榻、躁動的熱水器、缺少安全感的房間,對我們而言,都是一種另類的磨練。

辣,最是刺激卻又如此痛快。拍攝時的焦慮不安、大綱一再的修改、機器的頑皮任性,辣在心尖,然而受訪者的一聲加油、一抹微笑,猶如及時雨,解救我們麻腫的精神。

這酸、甜、苦、辣,缺一味都不是我們的菁寮,五味雜陳的味道,只有蹲過才知道。此時我們擦得了汗水,卻抹不了記憶。菁寮,我們再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