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8歲或13歲有超重現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個時刻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超過3倍。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董氏基金會引用1項研究指出,兒時肥胖者終其一生憂鬱的風險比常人高出3倍。醫師表示,肥胖孩子較少運動,可能影響與情緒相關的內分泌,加上容易被取笑,降低自我價值。
董氏基金會今天引用《每日科學》報導的研究指出,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針對冰島地區889名居民進行研究,發現8歲或13歲有超重現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個時刻發生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超過3倍。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時下隔代教養狀況多,傳統長輩長有「孩子養胖,就是養得好」、「孩子不能瘦,要多吃」等觀念,導致孩子體態肥胖,若吃飯時提供的分量太多,也會增加孩子吃多、易胖機會。
她強調,肥胖的孩子在人際互動上可能受他人嘲諷與霸凌,使孩子處於低自尊、沮喪,甚至自暴自棄以食物來當作安慰,建議家人給予正向支持力量,鼓勵孩子多運動及調整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