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中、英文版,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舉行贈書儀式,由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右二起)、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紐約道場住持如揚法師代表贈書,由東亞圖書館館長程建(右一)代表接受。圖/紐約道場提供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中、英文版,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舉行贈書儀式。
圖/紐約道場提供
【人間社記者楊媛甯紐約報導】為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及重視人類歷史文明的保存,佛光山紐約道場九日代表佛光山贈送《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中、英文版,在美國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舉行贈書儀式。
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紐約道場住持如揚法師代表贈書,由東亞圖書館館長程建代表接受。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國際組主任妙光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知悅法師、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會長李依鴻等共同出席,見證歡喜時刻。
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作為人類文明與人類歷史的保管者、收藏者,程建表示,任何一個宗教都為人類歷史與文明做了很多貢獻,《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是一套難得的巨著,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的特殊典藏,讓全世界有志於佛教、歷史、藝術研究的學生、學者,都可以使用這一套圖書,他對佛光山深表感謝。
佛法東傳2千年 文化砥柱
心定和尚致詞時提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自開創佛光山,重視文化的事業,開山五十年來致力將佛法現代化,親自指導編輯《佛光大藏經》、《圖典》及各類佛教出版刊物,費時多年動員眾多,過程相當不易。星雲大師重視佛教的美術藝術,發起編著《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歷經十年的人力、精神投注出版的《圖典》,盼能遍布世界各大學圖書館。
佛教傳到中國逾二千年的歷史,心定和尚解析,由於佛經的翻譯、印度傳到中國的藝術影響中國非常深遠,如學者梁啟超所說,因為中國佛教經典翻譯文學,而增加中國文學三萬多個詞彙;國學大師錢穆也曾提及,《六祖壇經》是中國白話文學的創作;在佛教藝術方面,有佛經的經變圖,中國雲岡、敦煌石窟等,深深影響中國的美術、繪畫、建築、音樂,如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支中流砥柱。
圖像大集結 盼世人獲法益
妙光法師介紹時提及,《圖典》為全球第一套以雙語同時面世,分八大類二十冊,涵括及記載主題廣泛。目前,大部分藝術圖冊都只呈現某一項主題,而這套《圖典》讓讀者遨遊世界佛教藝術,是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促成。妙光法師更強調,《圖典》不只限美術,其中部分珍藏圖像是已經被毀壞的藝術品及不公諸於世的珍藏品,如今圖像得以重現世人面前,彌足珍貴。其研究範圍擴及歷史、人類學、社會學等。最後妙光法師帶出《圖典》的功能,能讓讀者享受藝術之美,有別於網路搜尋及螢幕上的圖像,希望讀者可以感受到《圖典》編輯團隊的用心及印刷成品的超高素質。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是世界佛教美術圖像首次大結集,範圍橫跨古今及五大洲,內容包含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篆刻、人物、工藝等;套書的出版,最大的期盼是希望為佛教、為藝術留下基礎資料。祈願透過佛教藝術的光芒,讓世人看見佛教文化的內涵,獲得佛法的歡喜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