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如華
一日傍晚,在街上偶遇一位老朋友,挺長時間沒見了,我倆都特別高興。像以往一樣,我拉著朋友快步向附近的餐館走去,邊走邊說:「走,去喝一壺!好好聊聊這段時間你都忙什麼去了。」以前每逢這種事,這位朋友向來都是最爽快不過的,可是沒想到這次他突然猶豫不決了,沉思一會兒後,他掙脫我的手說:「今天確實不行,改日吧。」
我有點百思不得其解了,這人怎麼這樣啊?這還是那個辦事利落爽快的他嗎?我倆素來以誠相待,有啥說啥,我直接開口指責他:「什麼時候變得優柔寡斷了?不就是吃頓飯嗎,怎麼了這是?你有什麼難言之隱啊?」
朋友說:「我和二老說好了今天晚上回家吃飯的。」我哈哈大笑:「哎,多大點事兒啊!我以為你今晚有什麼非辦不可的大事呢!不回去你電話告知老人家一聲不就得了?」
朋友皺皺眉頭,說:「不行不行,二老忙活著做了飯,我不回去吃,他們會失望不說,兩個老人吃得少,接下來得吃好幾天剩飯,對健康也不好呢。」接著又婆婆媽媽地說:「也不單是飯菜的事,爸媽還準備了滿腔的熱情等著我呢,如果差不多該進門的時候突然接電話說我不回去了,不就像一盆冷水潑滅了他們似火的熱情嗎?」
聽到這兒,我內心突然生出一種感動,拍了拍朋友的肩膀,用讚許的語氣說:「你說得對,咱改日再約,不見不散!現在你趕快回家去吧。」
回家路上我深深地反省,在這之前,自己時常與父母說好回家吃飯,快到時間了又改變主意,竟然從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今天朋友給我好好上了一課,想想也是啊,父母親上了年紀,平日吃得比較簡單,可是每次聽說兒女要回家,就會趕緊張羅一大桌子菜,盡管很忙活,可是他們再辛苦也心甘情願!
所以,我們做兒女的對父母一定要言而有信,不是迫不得已萬萬不能掃他們的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