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溫燒出今年第一顆限電警示紅燈,若持續缺電,工業恐面臨限電,高雄石化業剉咧等。業者說,石化與電子業生產線多二十四小時運轉,一旦停、限電,非僅造成減產損失,停車、復車更具有操作風險,非同小可,仁大工業區服務中心十七日將邀業者共商對策。
高雄是石化重鎮,仁大工業區除台塑、國喬及中纖、台橡四家石化廠建置汽電共生廠外,其餘都仰賴台電供電,如今電力吃緊,業者的心情七上八下。
大連公司部長盧炯森表示,缺電短期會造成石化業降載,部分生產線停產;若到大規模停車,即會影響到上下游;而生產線貿然停車,也具有一定危險。
業者說,石化業都是液態原料,製程瞬間停電,原料就會固化,成形也會打入次級品,沒賺到錢還要多花錢清理。且石化生產線停電再復電,瞬間用電量會超過負荷,鍋爐也可能因為來不及冷卻,壓力升高,造成爆炸危險。
石化業者表示,缺電大家可以共體時艱,但限電不能一體適用,否則供電不穩的生產環境,恐怕只會造成產業再度外流。
仁大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嚴國豪說,目前台電政策尚不明確,未來若常態性限電,勢必造成減量減產。
除石化業,金屬業也怕停電。仁武工業區廠聯會主委盧福淇的鋁製品九成外銷,製程二十四小時需熔解、保溫,斷電不得;他說,若每天停兩小時,得花五小時才能復工,「將來限電如果變成常態,影響海外交貨,危及信用,我可能頭一個死翹翹」。中鋼表示,中鋼自有供電比重雖高,但中鋼熱軋廠必須與台電併聯運轉才能生產,若台電沒有電,中鋼的生產線也會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