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哲理】 恭敬萬事興

文/劉振廣 |2017.08.03
1961觀看次
字級

文/劉振廣

至聖先師孔子得知學生宮敬叔奉魯昭公之命,到周朝京都洛陽朝拜天子,認為這是去向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的好機會,就徵得魯昭公同意隨行。

到了京都,孔子徒步到守藏史府拜望老子。老子正書寫《道德經》,聽說大名鼎鼎的孔丘前來求教,立刻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給年逾古稀的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客廳再拜而坐。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起立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禮制一無所知,特來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恭敬誠懇,便詳細抒發他的見解。

孔子回到魯國,學生請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崇敬地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真是我的好老師。」他打比方讚頌:「鳥能飛,魚能游,野獸能跑,但善跑的野獸可以結網來捉,會游的魚可以用絲條拴上魚鉤來釣,高飛的鳥也可以用好箭射下;至於龍,我卻不知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老子簡直就是龍啊!」孔子得老子教誨,更加完善了他關於禮的學說。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當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明帝到太常府,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几杖,像當年聆聽老師講學一樣聽從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的學生數百人召來,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除派人慰問,還親自登門看望,每次一進街口,他就下車步行以表尊敬,進門常常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很久才回去。明帝為百官百姓做出了榜樣,其時全國大興崇禮之風,從而國固邦寧。

宋代學者楊時,四十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著名理學家程頤。當時下起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地上的雪已經有一尺多深,楊時一動也未動。程頤深受感動,立刻收他為學生,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

尊重別人,真誠地以禮敬人,無論地位高下者都應該遵循,只要能如此,做任何事都能順利成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