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在基隆市暖暖區海拔四百公尺的碇內尖,看得到台北一○一、五分山氣象站和海上的基隆嶼,成了在地人跨年看煙火的新祕境;除此之外,這個山頭還有更深的歷史意義,文史工作表示,這曾是抵擋法軍的防線。
「我帶你看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暖暖居民潘陳釗說,最早發現這處祕境的,是愛冒險的台灣女婿、愛爾蘭籍的可漢;六年前要上碇內尖根本沒路,可漢帶他「連滾帶爬」上山,看到一覽無遺的美景,嘆為觀止。
碇內尖是山上的最突出點,和台北一○一呈一直線,林口台地、觀音山、大屯山、擎天崗、五分山氣象站都在眼前,十月初海平面下降,好天氣時連北方三島都可清楚可見。
去年跨年夜,潘陳釗上碇內尖等著看煙火,竟有八個人早已在等待;跨年那一刻,基隆市、美麗華、台北一○一煙火齊放,美呆了。
可漢帶潘陳釗上山時,在荒煙漫草中指著一處石堆,認為那是砲台遺址,因為在愛爾蘭都柏林也有類似砲台。
日本砲台用水泥打造,清朝的砲台則是用石塊堆疊起來;碇內尖上的砲台是用石塊堆疊,可能是一百三十二年前中法戰爭留下的,但文化局未為它正名。
「這絕對是真的」,文史工作者陳世一表示,中法戰爭時,法軍從仙洞上岸占領基隆港,進逼基隆市區;清軍敗退到山上,福建巡撫劉銘傳在碇內尖築起第二防線砲台,監控駐守基隆河以北的法軍,沒讓法軍再越雷池一步。陳世一表示,百年前這個山頭就很重要,歷史意義更勝美景,應該被記住。
美景加砲台,讓潘陳釗決定用體力換一條步道,把這樣的感動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