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每日一善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2017.07.02 語音朗讀 19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薄培琦居士 圖/人間社林文輝居士 圖/人間社王淑慧居士 圖/人間社顏菩提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 佛光山福慧家園六月二十五日共修會主題「如何每日一善」於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社輔布教師薄培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區副會長林文輝、人間佛教宣講員王淑慧及南華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生顏菩提與談。分享在生活體驗、家人親情互動、生長環境心情轉折時,「如何每日一善」的心得。 依來法師說,「人之初,性本善」是與生具足,佛教的精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則是最高的行善。星雲大師曾說行善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四給」是自己先有才能給,從自受用到他受用,從自利到他利,能量無限擴大。 王淑慧生長在基督教家庭,成長求學的過程並不順利。婚後看到先生對阿嬤的孝順,感受到善美的孝親、家庭的和樂,又在佛光山聽到「眾生無邊誓願度」,因此常將母親接來家中,透過溝通瞭解化解了多年的怨懟,媽媽也認識佛教,除了皈依也將受持五戒。 在家中,王淑慧將大師的「三好」用在夫妻之間,常常說讚美及鼓勵的話。先生因為學佛且承擔佛光會會長重任,有很多改變,自稱是「上等丈夫及三從丈夫」。兒子從毓麟寶寶到幼童軍,都在佛光山成長,小小年紀也學會隨順修善行。 林文輝舉出星雲大師如何教出優質青少年的方法:要結緣、有感恩心、有禮貌、有信仰。他提到童軍的日行一善就是慈悲愛心,童軍的「智仁勇」三達德與「三好」相契合。 林文輝指出,目前中華佛光童軍團有八十團、三千多人,是全國最大的社區童軍團。童軍多元活動,都具有教育目的,透過實際去做,小孩子可以成長。學習做「生活的高手,知識的巨人」,將學到的技能應用於生活中,同時在團體中學習服務別人,隨時都有行善的能力,善的力量就會無遠弗屆擴散出去。 薄培琦分享佛光菜根譚「現在之福,來自往昔的功德,不可不惜;將來之福,必能有益後代,不可不培。」行善的意義要能利益他人,成就美事;同時提出行善的當下,也要尊重別人的尊嚴。 行善要規畫,從小做起、從心做起、從今做起、從我做起。因為規畫才能持久。大師說:「我為歡喜而來人間」,薄培琦指出,在義工作務中、在學習成長中、在成就眾生中,有沒有找到自己的歡喜。所謂行善,就是用身口意幫助別人,給人助緣,而且是別人所需要的。 顏菩提因為家庭因素,六歲就被送到大慈育幼院,住了十二年。起初心中有失落感及憤怒,後來看到師公星雲上人、法師和老師們無私的奉獻心力,讓育幼院的孩子們像王子和公主般的衣食無缺。轉念後,學習放下對原生家庭的不滿,轉而用慈悲及善念看待事物。 每兩年舉辦的「大慈歸家日」,顏菩提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回來接心敘舊,那種發自內心的歡喜,讓他覺得「回家的感覺真好」,令人感動。大慈的孩子在過年期間,以遊行及義賣來回饋大家的行善。至於如何日行一善,顏菩提舉師公上人說的:「行善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認為可以從關懷身邊的家人做起。 依來法師說,世間上任何東西都可以失去,唯獨不可沒有慈悲。慈悲從哪裡來,從每日一善而來;每天做一些慈悲的事、說一些歡喜的話、發一件利人的願、讀一些益智的書。日行一善,學習「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精神,自利利他。 最後大慈育幼院的王子及公主,以〈感恩的人生〉、〈歌誦偉大的師公〉兩首歌供養大眾,表現「日行一善」的慈悲。 前一篇文章 《人間萬事》 婆媳關係 下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禪 鄉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幽谷巨石獨木舟 都蘭奇景水上流【三好校園】台北市萬芳國小 勤播閱讀種子 點亮心燈台北.文山 登臨木柵訪貓空 純陽寶殿話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