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大英圖書館 交流合作

人間社記者倪世健英國報導 |2017.06.24
2032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右三)、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右五)代表致贈佛光山費時數十年編纂的佛教寶典——中英文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佛光大辭典》予大英圖書館,由收藏部總監Kristian Jensen(左五)、東亞收藏部總監Hamish Todd(右四)代表館方接受。圖/佛光山提供
大英圖書館典藏的《梁皇寶懺》。圖╱人間社記者Roxy
大英圖書館珍寶展覽室典藏許多佛教典籍文物。圖╱人間社記者Roxy

【人間社記者倪世健英國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代表團二十二日前往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捐贈佛教三大寶典並進行雙邊合作交流,開啟東西方交流盛事,也為佛教的文獻典籍及研究、推廣邁進一大步。

此次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倫敦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楊威博士等人,捐贈佛教三大寶典——中、英文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由收藏部總監Kristian Jensen及東亞收藏部總監Hamish Todd代表館方收藏。

Kristian Jensen感謝佛光山捐贈佛教三大寶典,並對星雲大師弘法的願心和各位法師投入編輯工作的努力表示由衷敬佩。他表示,如此珍貴的佛教工具書,可以看出佛光山在學術、美術研究上的貢獻,以及推動佛教文化、普及於社會大眾的具體行動。由於館方已收藏《佛光大藏經.禪藏》,未來希望能繼續收藏其他類別,讓更多有心研究佛教的人士,獲得重要的參考資料。

佛教館藏 法師補充說明

如常法師指出,《佛光大辭典》歷時十年製作,廣邀名家學者、各國佛教語言專家參與,由佛光山法師編輯,提供社會大眾便於使用、方便查詢佛教名相的佛教辭典,曾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而歷時十六年編纂完成的《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中、英文版,則集結建築、藝術、教育、工藝等領域,補足了二十世紀佛教美術圖像的空白。藏經、及佛教典籍等皆是由星雲大師指導編修,提供給現代人了解佛法、研究的方便法。

其後,一行人參觀大英圖書館,觀賞歐洲及亞洲珍藏手抄本及印刷本、清代《金剛經》等珍貴典藏,欣賞《金剛經》數位化影音時,發現竟是出自於佛光山梵唄讚頌團,一行人驚喜不已。

中文部組長Sara Chiesura介紹大英圖書館收藏的經典,包括敦煌莫高窟十七窟的中國敦煌文物、〈後出阿彌陀偈〉、《梁皇寶懺》等珍貴文物。如常法師與滿謙法師對典籍補充說明,Sara Chiesura聞言大喜,一再感謝法師的解說,增加對佛教經典文獻的了解。

在交流合作框架事項與交換研究會議中,大英圖書館及佛光山分別介紹各自發展策略,以及未來計畫開展的活動展覽;雙方並探討展覽、主題活動、講座、訪問學者、圖書館知識中心與其他活動等的未來合作機會與形式。

交換學者 提升公眾教育

Kristian Jensen表示,大英圖書館是英國的國家圖書館,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書籍典藏的圖書館,擁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件館藏。館藏書包括世上幾乎所有語文的作品,含括手稿、期刊、報紙、雜誌、劇本、專利、資料庫、地圖、郵票、樂譜、錄影和錄音檔等。單以藏書量計,大英圖書館有一千四百萬本藏書,是美國國會圖書館外,全球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並提到未來的資料存館計畫以及各大展覽特色。

佛陀紀念館由國際部有律法師簡介星雲大師和佛光山的三寶山,並提出佛光山未來計畫開展的活動,包括:數位化、翻譯、典藏、展覽、國際交流、人才培訓等六大項。如常法師針對雙方共同點,提出交換學者及數位學習網站等合作計畫。

大英圖書館對交換學者計畫表示認同,同時希望佛館協助數位學習網站的典藏與文獻上的資料研究,透過數位化、學術交流與展覽活動,更能夠提升公眾教育的素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