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心園小作所教保員康嘉惠(中),將照顧罕病兒子的經驗化作最好的教學根柢,帶小作所成員學烘焙、書法、口琴、自我清潔;圖為洗臉課。圖/曹馥年
【本報台南訊】18年前,台南市一位家庭主婦康嘉惠,迎來她的第2個孩子薛博堯,罹患小耳症、罕見疾病威廉氏症候群的博堯,讓她的人生路增添艱辛。她翻遍教養罕病兒的書籍,帶著兒子上讀經班、一字一句伴讀。18年後的今天,博堯將升上台南二中3年級,康嘉惠考取美容師、健康管理師乙級證照,擔任台南市伊甸心園小作所教保員,陪伴更多心智障礙孩子探索世界。
「我很喜歡小孩,不可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44歲的康嘉惠回憶,孩子當年一坐上車就聽歷史故事、ABC,她牽著大女兒,抱著博堯,背著剛出生的小兒子,往返讀經班與早療教室,彷彿「神力女超人」。
博堯對大人的說話語氣、臉部表情很敏感,當他不小心犯錯,康嘉惠就用唱歌般的語調跟他講道理,避免讓他情緒過於緊繃。上幼稚園後,同學對博堯的外貌指指點點,他問康嘉惠:「為什麼我只有一隻耳朵?」康嘉惠鼓勵:「當同學來關心你,你就有機會交更多朋友!」
照顧博堯同時,康嘉惠不斷自我成長,考取許多執照,前年在友人「妳可以幫更多人」的鼓勵下,到心園小作所服務。
對烹飪有興趣的博堯,現在在一間泰式料理店的廚房幫忙,希望累積經驗,往廚師之路發展。累的時候,兒子端來的食物小點,就是康嘉惠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