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紫爆 艋舺龍山寺再封爐

 |2017.06.17
6780觀看次
字級
艋舺龍山寺昨天再封爐,現在僅剩觀世佛祖爐。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艋舺龍山寺昨起減爐,僅剩下正殿一座觀音佛祖爐,讓民眾以一炷香參拜「全程」,期減少寺內PM2.5含量,維護香客健康。此舉引起金紙、線香相關業者抗議,認為「減爐做環保」是抓小放大,但是對民俗信仰卻造成傷害,而民眾對減香減爐也持正反意見。

近二百八十年歷史的艋舺龍山寺,原有七座香爐,二○一五年減爐後剩下三座,昨天再封二爐,僅存正殿觀音佛祖爐。

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表示,寺內增設PM2.5感應器監控空氣品質,發現每天上午八時到十時,香爐周邊三到四公尺範圍內的PM2.5都超標「紫爆」,因此決定再次減爐減香,這是擔負社會責任,也是「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龍山寺寺務組長張雪玲指出,民眾參拜,寺方會提供免費線香,免費線香主要是「純天然檀香」和「無煙香」,長度也從一尺六減到一尺三,兩種線香輪流試辦一到二個月,最後使用對空氣品質影響最小的線香。

龍山寺昨邀請市長柯文哲、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台大醫院創傷部主任陳晉興等人參加減爐儀式。柯說,傳統文化與環保間須取得平衡,希望其他寺廟能像龍山寺逐步改變,燒金紙改「以米代金」、香爐也減到剩一座。陳晉興說,長期研究發現,引起國人肺病主因是空氣汙染,龍山寺是國內寺廟界龍頭,願意帶領全台灣減爐減香,意義重大。

不過,龍山寺此舉卻引起金紙、線香業者群聚寺外抗議。禮儀用品職業工會全國總工會理事長戴明喜、理事陳富雄指出,香爐造成的空汙,占不到全台空汙源百分之一,政府要求廟宇減燒及封爐,是抓小放大,不符比例原則,也摧毀傳統。

他們表示,希望政府用宣導「禁香封爐」的二點一億元預算,獎勵業者製造環保金爐及優質金紙、線香,創造雙贏。

心誠則靈

保護香客健康

「現在年輕人都不懂怎麼拜神,傳統的參拜禮儀、禮數,以後怎麼傳承?」六十五歲香客葉炳熏直言「很難接受」,他認為過去香火鼎盛吸引許多觀光客,但是減香減爐後,恐怕盛況不再,如今政策等同打壓傳統線香與金紙業者,「應先禁止大陸劣質金紙、線香才對」。

「心誠則靈。」三十歲香客蔣秉城認為,減香減爐對參拜影響並不大,現今環保意識抬頭,相信神明也會認同對環境好的參拜方式。

三十一歲遊客劉冠佑認同寺廟減香減爐做環保,有助減少寺廟的PM2.5,對香客比較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