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真
母親節前一天,到台中探望了一位老夫人。
臨行前,先打過電話,從聽筒那端,傳來的溫言暖語,宛如當年,推斷她老人家和老伴必然安好如昔。
兩位長輩是大學同學的老闆和老闆娘。當年幾個死黨讀夜大,自從有人白天到豪宅幫傭,眼見住好吃好,於是我等紛紛跟進,也入住附近豪宅。第一位同學福報大,遇上好老闆,一路做到畢業;其餘的,皆短短數月,就揮別那「侯門深似海」的豪宅。
猶記畢業典禮那一天,校園出現一位高雅夫人,手捧三束斗大鮮花,一臉燦爛。如此重要的人生大典,三個來自鄉下的女孩,父母皆不克前來,卻因這位夫人的蒞臨,瞬間填補心中的遺憾。
「我的老闆娘瞧不起窮人,但您不同。不僅善待我們,您和老先生出國時,還熱切歡迎我們入住您家。甚至,當我們結伴到花蓮遊玩,因您的引薦介紹,還省了一筆住宿費……」三十多年來,對她當年點點滴滴恩情,如數家珍。而夫人總說:「同樣是父母生的孩子,我家小孩不愁吃穿,只把書念好便可;而你們必須自食其力,所以我才更疼惜妳們。」
這麼溫暖體貼的愛語對比我初入隔壁豪宅,屢受主人不屑的眼神掃射,可謂天與地之差。難忘中秋之夜,蒙受一碗隔夜冷飯的苛刻伺候;離職時,還慘遭苛扣薪水的難堪。真是兩棟人,兩樣情。
歲月如一把鐮刀,割走我那段青澀歲月,同時也割斷有錢家族一路的傲慢。如今,隔壁豪宅兩老已逝,第二代兒女半數凋零,豪宅早已易主。唯獨我造訪的這人家,福德臻滿,受到老天庇佑,就像當年她如同母親般呵護著我們鄉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