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出手後,菜價已回跌。圖/楊萬雲
【本報台北訊】雲林縣長李進勇前天砲轟中央打壓菜價,農委會昨天解釋,只要台北果菜市場均價超過三十五元,就釋出庫存冷藏蔬菜,不僅蔬菜釋出有標準,毛豬價格也有。雲林農民怒問農委會:「菜價有天花板,那有沒有樓地板?」認為政府干預市場。
農委會農糧署蘇茂祥昨解釋,依據過去五年來台北批發市場的交易價格,定出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二十至三十五元的政府監控價格;同時,這也是與國內十七個農民團體溝通協商後的決議,既可以兼顧消費者,也可保護農民,並非政府打壓菜價。
農民廖鐿鈞反問政府,「有天花板,樓地板在哪?」肥料、採收工薪資都在調漲,耕種成本增加,菜價跌到五元時根本血本無歸,菜價低迷半年政府怎麼沒講話,現在產地因豪雨導致災損,幾乎沒有蔬菜,卻干預市場,根本不合理,認為政府不能只顧及消費者,農民也要顧。
「市場機制由供需決定。」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認為,農產品的監控價格,可以用近期、或去年同期的價位去思考,定一個死價格「太直接了」,不同的災損,也會反應不同市場的供給量價變化,就算定了監控價格也沒必要講,講了引起市場對作,反而付出更高的代價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