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救援 斯里蘭卡災區角落 人間社記者楊育珊馬圖格默報導 |2017.06.07 語音朗讀 17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救護隊五日前往Nagoda鄉區醫院為當地居民義診並發放物資後,一連四天的救助行動告一段落。義診服務結束後,救護隊將紗布、繃帶、乾洗手液等十箱醫療用品,連同善款轉交給鄉區醫院,繼續為民眾服務。 圖╱法新社 五歲的K.Akel在清洗腳上的傷口時,害怕得抓住手帕嚎啕大哭,父親Lalith在旁安撫他。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佛光會救護隊為病患清洗傷口及就診。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楊育珊馬圖格默報導】佛光救護隊五日前往Nagoda鄉區醫院為當地居民義診並發放物資後,一連四天的救助行動告一段落。義診服務結束後,救護隊將紗布、繃帶、乾洗手液等十箱醫療用品,連同善款轉交給鄉區醫院,繼續為民眾服務。 在場醫師Dr. Nayana表示,院方因經費拮据,醫療設備並不齊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捐贈善款,可供院方採購藥物及提升醫療設備,未來可以協助照顧更多病患。 回顧一連四天的救援行動,救護隊分別在斯里蘭卡西部和南部的七個災區賑災,協助三百七十一戶家庭,逾一千八百人受惠。除提供民生物資及人道關懷,救護隊也為二個鄉區義診,在生理和心理上,給予實質的照護,溫暖不少災民的身心靈。 斯里蘭卡遭遇水劫,災民在急難困頓之際,並沒有怨天尤人、爭奪救濟品,反而處處表現感恩知足,並且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展現人性最美的一面。尤其讓人感動的是,當地出家僧眾積極投入救災工作,承擔各災區協調工作,包括採購物品、安排交通運輸、召集信徒支援。 通力合作 救護最大化 佛光救護隊自二日從馬來西亞抵達斯里蘭卡以來,與當地佛光會、佛光人、友寺法師及佛教徒緊密配合,使得投入的人力、物資,發揮最大的功能。 其中,Purwaramay佛寺住持Kusalananda法師擔任南部和西部災區總協調,更是主要的關鍵樞紐,讓佛光救護隊深入偏遠地區賑災,救援被忽視的內陸地區。 Kusalananda法師坦言,數日來緊鑼密鼓的賑災工作,時間是最大的挑戰。從上月三十日開會討論和策劃,到一日採購用品、安排運輸及與災民協調,短短二天的時間,嚴謹的安排和籌備不可少。 讓Kusalananda法師感動的是,災民自利利他的精神以及信徒的支援,對救災行動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災區協調員Dammika夫婦,自願深入災區實地考察,平均分配各災區物資,使救護隊的人道支援,盡可能延伸至每個災區角落。 Dammika是銀行經理,她的先生Disanayaka是五金店老闆。水災發生後,Disanayaka毅然開放店鋪,舉凡各種清掃、修補房屋的工具,都免費贈給災民。 Dammika深受先生善行感動,夫妻同心,分頭聯繫其他受災的村莊,並依據受災情況安排物資分配。 記取教訓 保護環境 國際佛教促進會南亞專員覺門法師為災民開示,他說,六十五萬災民中,單憑佛光救護隊的力量,能給予的幫助並不多。然而,佛度有緣人,藉助當地法師和信徒的因緣,佛光救護隊得以接觸災民,協助大家重建家園。覺門法師更提醒,要不分彼此守望相助,同時記取水災教訓,學會保護環境、珍惜地球。 Yatalamatta村民、二十二歲的Chamara說,他的家園在水災中遭受破壞,但父親卻借出僅有的棲身之所,作為物資發放處,更幫忙搬卸物資,絲毫不因災難而消極、悲傷,讓做子女的引以為傲。 在艱困的環境中,受災村民的表現,讓佛光救護隊的人員備受感動,印象深刻,彼此互助的災民,展現人性同體共生、最美的一面。 前一篇文章 佛光橋 下一篇文章 巴黎跨宗教晚會 支持人道救助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5【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6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7【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8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9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10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雄藝術家聯展法緣生藝 法寶堂開幕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大馬物命延續市集 物物交換實踐綠色生活如來寺三皈五戒 人間佛教扎根南美祝賀美國國慶 洛縣佛光人秀原民舞蹈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