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 Asia節目部暨節目製作副總陳威聖認為,《通靈少女》的題材有台灣特色、且跨越國際,讓亞洲觀眾很有共鳴。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若要說台灣這幾個月最熱門的話題,非公共電視、HBO Asia合製的《通靈少女》莫屬!最後一集平均收視率創公視戲劇最高,公視國際部經理施悅文認為,通靈少女的成功,故事題材只占10%,其他靠的還是人才,「假設擴大IP的概念,台灣的IP就是人才」。
IP是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即和別人購買其著作版權,改編成戲劇。《通靈少女》改編自導演陳和榆的短片《神算》,意外打響台劇名號,吸引多家國際影視業者跟進,開發台劇市場。包括美國NETFLIX與亞馬遜、福斯傳媒集團,早就鎖定國內影劇業特定人士洽談中。
當熱潮退去,許多人會問,下一部《通靈少女》什麼時候出現?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認為,接下來必須要用品牌的概念思考未來大方向,每一季推出一部強檔戲劇,春夏秋冬不停接替,包括公視從下半度接續有《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麻醉風暴2》,都是從台灣在地文化發展出的戲劇IP。
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提到,公視不只有許多戲劇IP,也同步開發IP,藉由這些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文本,或許才能讓國際看見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