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願用全部的力量擁抱你

文/施並宏 |2017.06.01
8207觀看次
字級

文/施並宏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國中畢業後離開家鄉,一晃眼已超過三十年了。在外地,每每自我介紹,說到自己「來自鹿港」時,總會引來一陣驚呼:「鹿港!是不是羅大佑唱的〈鹿港小鎮〉那個鹿港?」「那可是個好地方,文化古都哪!」如果有機會談到母校──洛津國小,又會引起另一波讚嘆:「好美的名字啊!台灣有這麼美的校名嗎?這個學校一定很漂亮吧?」

是啊!母校不但校名優美,在洛津求學的六年歲月,也是往後無盡的鄉愁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

民國六十年(西元一九七一),一個剛滿六足歲的小娃兒,初踏入母校大門,父母親把我交給了鄰居家的媳婦──翁淑嬌老師來管教。在那個年代,「寄讀」的情形相當普遍,為了讓小孩提早到學校受教育,省下幼稚園昂貴的學費,只要是資質稍微過得去的,無不希望靠關係「提早入學」,根本沒人會去考慮孩子的身心成熟度夠不夠?智慧發展跟不跟得上?反正早讀早畢業,贏在起跑點,何樂而不為呢?

我編在「己」班。這個班級從一年級入學到六年級畢業,都非常特殊,因為其他各年級都只有五班:甲、乙、丙、丁、戊,唯獨我們這個學年多了個「己」班(此乃拜龍年之賜,你看這個「己」字,可不就像條扭個不停的小龍嗎?)而這一班也成為師長們眼中的特別班──特別調皮的一班!

翁老師是位有經驗的好老師,相當嚴格,同學犯了錯常會被她「擰眼皮」,就是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上眼瞼,輕輕扭一下。眼睛是很敏感的部位,所以被罰的人印象深刻,絕不敢再犯第二次,在那個體罰盛行的時代,這種處罰方式算是薄懲了。翁老師教學認真,我的注音符號能打下良好基礎,而不像多數鹿港人,說話帶著濃濃鄉音,她實在功不可沒。

台灣的六○年代是個特別的時代,因為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歷經了「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農業社會正要過渡到工商業社會,老百姓辛勤打拚、努力儲蓄,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另一方面,「退出聯合國」後的孤立無援,也刺激全國民眾自覺要更團結、更自立自強。還記得那時政府提倡「客廳即工廠」,小學生放學後回到家,往往就得投入另一份工作,用完餐後,一家人在客廳邊看電視邊編織籃球網或安裝聖誕燈泡的場景,比比皆是。假日父母一吆喝,上工廠打零工也成了另一種休閒方式,至於讀書,就得擺在第二順位囉!我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了兩年,直到遇上愛心、耐心兼備的施金木老師。

施老師是我三、四年級的級任老師,他接掌本牛頭班時已是滿頭白髮,真佩服他的勇氣。最令人難忘的是他對待孩子的愛心,那年他開放自己家裡為我們免費課業輔導,更鼓勵幾個有天分、肯向學的學生利用周三下午到他家做功課。

猶記得施老師家在小巷的另一頭,穿過曲折的巷弄後,豁然開朗,一座不甚起眼的大房子,門前成排老榕圈成一個半圓形的庭院,那就是老師指導我們課業的「天然教室」。老師的孩子那時可能是長大外出求學了吧?他和師母兩人把我們當成自己孫子一般,往往老師上課時,師母會遞來一碗碗熱騰騰的紅豆湯,兩老那慈眉善目的模樣,今日思及,仍感沒齒難忘,就像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為我們這些窮孩子安排的一對菩薩。

或許是習於施老師那種充滿耐心的教導方式,上了五年級後,遇上吳長德老師,著實花了我好長一段時間去適應。吳老師高大壯碩(在孩子看來),嗓音宏亮,不怒而威,令人敬畏。剛開始我這好鬥又不服輸的個性,經他一番整頓,真像「赤兔馬遇到關老爺」,苦不堪言。不過時間一久,就發現吳老師實在是用心良苦,兼之文武全才。他最拿手的是數學和體育,上他的數學課,談笑風生中自然領悟到運算的竅門,有時還會來上一段標準「鹿港式閩南語」的笑話,待全班一陣捧腹之後,就剩老師那爽朗的笑聲,猶在空氣中迴盪。我師專五年級時申請到母校實習兩周,用心觀摩恩師的教學,獲益匪淺,他用數線解題的圖解數學教法,讓我終身受用。

還有一位老師,雖然沒帶過我們,卻令人深深懷念,那就是鼎鼎大名的訓育組長──鄧振標老師。說他「鼎鼎大名」,實在是因為鄧老師長年在自然科學園地默默耕耘,出版過《科學家的故事》等大作,是當時洛津人手一冊的優良讀物;他還精心設計了一套獎勵制度,使當年的洛津成為縣內首屈一指的自然科學重點學校。

鄧老師更是科學教育界的翹楚(這是我後來才得知的,當年求學時耳濡目染,並不覺得特別),唯因主管生活教育,嚴肅的表情實在讓人很難親近,好多學生在私底下幫他取綽號,叫他「鄧囝仔標」。有一次我在小姑姑(長我三歲,鄧老師是她的級任導師)面前喊他的綽號,小姑姑立刻義正辭嚴地板起臉孔來,訓了我一頓,說鄧老師如何愛他的學生,如何刻苦自學的過程,讓我深感愧疚。

如果說童年教育是奠定一生的基礎,那麼當年那個特殊的「己班」,令人頭疼的一群孩子,今天在各行各業都走得穩健,經營事業的、做小生意的、吃政府頭路的、相夫教子的……都是正正當當地在為社會盡一分心力,這些,不能不感謝母校──洛津國小的每一位師長,特別是這幾位恩師的教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的哲學家及作家卡繆,得獎後寫信給他的小學老師說:「這次的殊榮(指獲得諾貝爾獎),給我一個機會告訴你:你從過去到現在到永遠對我的意義;給我一個機會告訴你:你的努力、你的工作、你在工作中投入的高貴大方的心,一直留存在你的小學生心中,而且不論經過多少年,這個學生從未停止感恩的心,我用我全部的力量擁抱你。」

是的,母校、恩師們,我願用我全部的力量擁抱你們!謝謝你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