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灣吊橋。圖/張子筑
文/張子筑
行前,我們稍微規畫了想去的風城景點。是日,下了火車站寄放行李後便搭計程車去動物園。
舒活漫遊動物園
古老的園區如座落市區的桃花源,另類的思古幽情之美,這是入園的第一印象。古木參天,林蔭步道,提供都市人休閒活動空間。石階、石凳、籠舍、圍欄、標示等,在在有歷史,別具懷舊,一股屬於我們年代的親切,增添遊興。
新竹動物園是全台現存最老的動物園,兼具遊憩和教育功效。時值寒假期間,很多父母帶著小孩來認識動物,寓教於樂,親子快樂歡度佳節。我們兩個老人,隨興四處遊逛,東瞧西看,擦身而過的可愛小朋友,童言童語吸引我們目光,誠也美景,樂哉。
沉思猩猩哲學家
走過熱帶雨林區,看過鳥的天堂與可愛之家。印象最深的是那隻大猩猩,牠盤坐枯木上,抿著嘴,睜著目,如放空沉思的哲學家,偶而左右張望,看似自在,卻又無奈。每到動物園,我常想:到底是人來看動物?還是來給動物看?或許大猩猩也茫然。
駐足大紅鶴區,欣賞牠金雞獨立的優雅身段後,我們在公園四處徘徊,踱步曲橋,倚坐亭閣。麗池波光粼粼,微風襲來清涼意,陶醉在街頭藝人悠揚笛聲中,自在逍遙,還巧遇幾株櫻花紛飛喜迎春的驚艷。
飽覽奇幻仙人掌
第二天,步行到城隍廟巡禮。大清早,香客幾稀,我們合掌膜拜,感受這威靈顯赫、兩百多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建築。接著搭車到新埔,探訪仙人掌生態園區。
偌大的園區,好幾個溫室展覽棚,顯見專業經營。前庭巧思的仙人掌造景,尤其匠心獨運,鋪陳白色鵝卵石,襯出亮眼的雅致。看來頗為新穎,應是為了迎接這一季人潮而設計,感受這分用心,甚是心曠神怡。
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仙人掌,除了咋舌驚奇,更目瞪口呆。種類繁多,有圓有扁,有長有短,有的像芒刺在背,有的像溫軟毛球,千奇百怪,應有盡有,讓人一次看個夠,還可以選購回家觀賞或栽培。
各有美感觀自在
步出展覽溫室,沿著原石步道觀賞生態造景,各種大型仙人掌映入眼簾,陽光穿透肉質莖,甚是賞心悅目,如置身仙人掌世界,隱約嗅到電影情節裡的沙漠風光。
「美」很難定義,那是主觀意識自我的判定。所以牡丹富貴,荷花清雅,還有號稱「四君子」的梅、蘭、竹、菊,都是詠物詩文常見的題材。而路旁小花,林中枯木也常是文人雅士隱喻著墨的對象,因為,它們都美在觀物者的心中。
仙人掌的「美」在哪裡?回程的路上我忖思,是堅忍?是孤傲?或兩者皆是。
懷舊風情逛老街
此行也想探訪老街。日昨往仙人掌園區的途中路過湖口老街,這個老街不大,只有一條街道,所以計程車運匠特別停車讓我們小遊,萬分感謝。
湖口老街保存完美,顯現古樸繁榮景象。那天非假日,近黃昏,遊人稀,這樣的清爽很愜意。這裡原是有名的景點,因車站遷建而沒落,少了攤商,少了喧囂,老街顯得乾淨又寬敞,紅磚砌成的拱門歷歷,斜陽夕照,今人與舊景時空交錯,感念世間事物,一得一失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存在的價值。
第三天走訪內灣老街,這是全台十大老街之一。晨起我們到火車站搭車,假日的月台, 人群簇擁著一列列進站的火車,呈現庶民生活的寫照,我們擠在沙丁魚般的車廂,有的扶老攜幼闔家出遊,有的情侶雙雙快樂同行,這是升斗小民的小確幸。
古色古香引幽思
近午時分,老街滿滿人群,處處攤商,熱鬧非凡,空氣中夾雜濃濃的美食飄香,店家殷切叫賣招呼遊客。熙攘人群和琳瑯滿目的商品,掩蓋純樸的客家文化和街景,這就是蛻變的台灣文化。我們坐在陰涼處,欣賞這一切,老街帶來商機,也要問帶給下一代什麼?
內灣戲院古色古香引人思古,步吊橋悠然怡情,而漫畫家劉興欽博物館讓我掉進童年時光,他筆下的大嬸婆與阿三哥生動風趣,陪著兒時的我譜出光陰的故事。
懷舊風潮起,古老建築蘊含豐富人文軌跡,是現代科技進步所不及。一磚一瓦,一框一櫺,都是獨一無二曾經風華的景物,經過風霜洗禮淬鍊,走過歲月見證歷史,時光隧道值得保存。